中心集電環部分碳刷架單薄且易損壞該機中心集電環由于原設計線路上的需要,采用了上、下2層分體結構,上層負責控制回路的轉接,下層為主電源提供接駁。上層所選用的電木碳刷架較單薄,易折斷損壞,引起信號斷路,嚴重時會因電纜端子間的撞電而燒毀整個中心集電環。
由于該機在行走小車上設有4個防爬器,其動作時通過液壓推桿的作用桿上的2條拉索同時拉起、放下防爬楔,實現其壓軌、松軌的功能。在防爬楔拉索上加1條拉力彈簧進行平衡和作為行程補償,這樣使調整難度加大,穩定性能也較差,造成機構中4個行程開關的信號反饋不正常,引起PLC出現故障。
2技術改進方案2.1起動電阻器的改造由于該機行走機構中的電機原采用轉子串電阻分級起動,其起動切換所占控制、反饋線路多,易出故障。如果把電機轉子串接電阻分級起動改為串接頻敏電阻起動,不僅有利于電機的正常起動,而且可大大簡化控制線路,減少由輸出信號、反饋信號、串接電阻和接觸器引起的故障。
2.2中心集電環的改進根據實際生產需要,還切除了行走點動、機下操作等功能,將防爬器的操作方式改為機下控制,切除機上控制操作。在大幅度減少控制回路的前提下,將原上層易折斷的電木碳刷架改為不銹鋼架式碳刷架,延長其使用壽命,避免了故障的發生。
2.3PLC控制線路及程序的改進針對以上故障源產生的方式及特點,對行走機構中外圍輸入、輸出線路對應進行簡化,并重新編寫行走機構PLC部分控制程序(見)。
3改進后的幾點說明電機轉子串接頻敏電阻起動后,頻敏電阻不再切除,作為轉子常接電阻來軟化電機的機械特性。
當輸出00008燈亮時,表明行走機構的各控制電源開關均處于閉合狀態,整個行走機構處于《起重運輸機械jal的技術改造廣州港新沙港務公司李斌新沙港務公司煤碼頭有5臺斗輪堆取料機,其帶式輸送機的打滑檢測裝置,設計時全部采用D-H經全部失效,目前大部分己被拆除,剩余的也己封掉。因此,帶式輸送機失去了這一保護性功能,可能造成膠帶撕裂,對安全運行構成了威脅。
1原打滑檢測裝置的原理和不足D-H型打滑檢測裝置的原理是:膠帶運行帶動壓在回程帶上的觸輪轉動,再通過傳動機構帶動鐵芯(裝在1個圓形磁極內)轉動。由電磁學知識可知,鐵芯轉動切割磁力線而產生電磁力,電磁力使磁極轉動,帶動與之相連的凸輪轉動,壓迫動觸頭使觸點K1閉合,輸送機正常運行,當帶速低于預先設定值(即膠帶打滑)時,由(F―電磁力;B―磁場強度;L一導體長度;V―轉速,與帶速成正比)可知,此時電磁力減小,觸點K1斷開,并斷開相應的繼電器,顯示打滑并停機。其控制電路見。其中:KT1、KT4為時間繼電器,KD10為中間繼電器KM為膠帶電機接觸器,9和DO1.8分別為膠帶制動器和接觸器的PC輸出點,K1為D-HI型打滑檢測裝置的觸點,膠帶運行時閉合,打滑或停止時斷開。由于有KT1的常閉延時打開觸點與之并聯,所以膠帶可以起動。膠帶起動后K1閉合,KT1的常閉延時打開觸點延時打開。膠帶打滑時K1斷開,KT4斷電,KT4觸點延時打開,KD10斷電,KM斷電停機。但該套裝置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處,究其原因有如下幾點:()該套裝置安裝在回程膠帶上,保養比較困難,造成其運轉不良。()斗輪堆取料機堆、取料時,膠帶角度變化較大,振動也較劇烈,時常造成檢測不良而停機。()該套裝置的控制電路較復雜,控制元件多,不利于故障的查找。
正常待機狀態。若燈不亮,則表明有的開關還處于斷開狀態,行走機構不能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