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電商:春天從冬天開始
盡管2011年中京東商城創始人兼CEO劉強東依據其“許多公司的營銷成本已經遠超銷售額”而拋出的“電商寒冬論”最終于2011下半年提前上演,盡管被指賠本賺吆喝的價格戰讓電商企業自相殘殺,盡管一直掙扎于融資不利、上市無期、盈利艱難等窘況的電商企業如履薄冰,但電商實現整體交易規模和增幅的雙雙超量發展卻是不容質疑的事實。
而傳統零售巨頭的紛紛觸網發力,更為電商行業的發展注入一例“強心劑”,其較網絡零售企業在資本積累、成本控制、品牌溢價、營銷經驗、分銷渠道等各方面的綜合優勢,勢必在電商市場份額爭奪戰中步步緊逼。“隨著傳統零售企業紛紛發力電子商務,在資本及供應鏈基礎領域缺乏競爭優勢的純電商企業,面臨的將是競爭更為激烈的生存困境,因此,如何提高風險資本的變現效率以增強競爭優勢,是擺在純電商企業面前的一道深刻命題,2012年,電商領域的洗牌將加速,沒有競爭優勢的企業終將不斷被淘汰出局,而擁有競爭優勢的電商網站,將逆勢上揚,快速擴張”,海一家市場總監對此表示。
電商業界一致認為,2012年將是電商的淘汰年、生死年,行業洗牌將加速,電商運營模式將升級再造,但毫無疑問,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興的經濟模式,其發展前途依然春光燦爛,畢竟,用以支撐中國電商野蠻生長及擴張的中國消費市場基數已經足夠龐大,其增長潛力亦毋庸置疑。據互聯網數據中心(IDC)發布的最新研究數據顯示,2011年超7800億人民幣的中國網民在線購物交易額,以及同比66%的增長速度,足以證明這個行業存在的價值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