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晰選擇不做什么
戰略需要根植于環境來做選擇和判斷,戰略需要保證企業能夠順應環境的趨勢。企業與環境是互為主體的,企業如果不能夠順應環境的變化,不能夠與環境互動,企業不可能具有力,從老沃森,到小沃森再到郭士納經歷了三代領導人,同時也經歷了小型機、大型機和互聯網的時代,每一次都是對于環境變化的深刻理解,IBM始終保持藍色巨人的領先位置。
所以中國企業不要急著解決問題,更應該先回答企業到底要做什么。30年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的神速發展掩蓋了中國企業戰略能力的缺失,這是一個最為關鍵的問題。當我們的增長可能來源于市場本身巨大需求的時候,中國企業不要急于追趕世界500強,也不要急于開始價值型企業的夢想里程;不要以為有了2000億的銷售額,就是世界強者之一,畢竟在戰略上很多中國企業并沒有做什么努力。
沃爾瑪的全球供應鏈效應,微軟的實現顧客價值的能力,寶潔對于消費者的深刻理解,這一切都表明并不簡單是低價的問題,也不是創新的問題,而是具有堅實的戰略基礎。
價值鏈共享是戰略出發點
把共享價值鏈作為今天戰略的出發點,就是要確定整個價值鏈所有成員能夠表現出更寬泛的總體價值。因為產品價值界定,產品直接使用的差異化,價值分享的可能性都來源于所有成員對價值的把握,都來源于價值鏈成員對于終端顧客價值的理解。
贏取未來的競爭具有三個特點,它們決定了今天的戰略需要以價值鏈共享作為出發點。第一個特點是很少有公司能夠獨家擁有所有的技術和資源;第二個特點是企業必須能夠基于網絡提供解決方案;第三個特點是信息時代的不確定性經由價值鏈成員的優勢互補才能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