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面臨深度衰退,國內中小企業生存與發展壓力增大,生產成本的上升與產品庫存的增導致企業財務困難,盡管國家經濟政策在10月份以來產生了巨大變化,但政策的細化實施與調校需要較長時間。市場自身調整,金融機構惜貸,市場流動性將繼續緊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僅僅依靠國家經濟政策在短期內是難以解決的。當前,要克服經營困境,中小企業應根據市場變動趨勢和國家經濟政策主導方向調整經營策略,展開自我救贖和調整:
一、中小企業首先應當轉變經營理念,將未來投資經營風險放在首位,關注宏觀經濟風險,關注國際經濟對國內經濟的影響烈度,關注自身企業所在的產業風險以及關聯產業風險,根據風險關聯度決定投資方向和經營策略。
二、在融資難、產品銷售難的經濟條件下,加強企業成本管理,降低生產成本,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產品結構,以銷定產,最大限度維持企業生存空間。
三、多元化經營中小企業,應當適度集中發展具有增長潛力的產業,對于處于虧損或非盈利產業,可以暫時適度收縮。融資困難時,可以擇機通過資產出售、租賃等方式為新增長點產業換取現金流,增加企業流動資金。
四、企業資產規模較大且負債過度的中小企業,可通過資產變現改善企業資產負債表,減輕負債,增加資產凈值,增強融資信用,加強市場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
五、市場關聯性較強、處于市場上下游關系的中小企業,可以進行縱向聯合,實現產、供、銷聯合作業,降低原料采購、生產、運輸、銷售成本,通過聯合體保障資金流動性,克服企業各自經營造成的現金流短缺。
六、資金實力較強的中小企業,短期內不要盲目追加投資,也不要盲目進行并購。在經濟出現衰退、市場觸底前,企業盲目并購有可能導致企業資產惡化,削弱企業抗經濟風險能力。
七、擁有優良資產并想借殼上市融資的中小企業,在實體經濟軟著陸、資本市場出現重大轉折信號前,不要輕易借道資本市場資產重組上市,否則,非但不能實現上市融資目的,相反地會陷入賤賣資產的陷阱。
八、經營過程中,盡量避免信用違約,如出現法律糾紛,應盡快聘用專業法律人士協商解決,避免陷入訴訟陷阱。經濟下行期間,企業的資產沽值中樞下移,一旦陷入冗長的多米洛骨牌訴訟,將導致企業資產廉價抵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