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企業的自身原因分析,企業信息孤島形成的原因很多,比如說前期的信息化建設大多缺乏長遠與統籌規劃,不同階段只考慮各種局部需求,造成了各種不同應用系統的盲目引進,如其中有上級部門下發推廣的,也有自行開發或合作開發引進的等渠道。由于大多數應用系統之間沒有統一的技術和數據標準,數據不能自動傳遞,缺乏有效的關聯和共享,從而形成一個個彼此隔離的信息孤島。
那么企業信息孤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
(一)信息化發展的階段性
企業信息化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從歐美等信息化啟動比較早的國家來看,信息化的實施和應用都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通過循序漸進的過程逐步建立起來的。企業信息化有一個從初級階段到中級階段、再到高級階段的發展過程。在計算機應用的初級階段,人們容易從文字處理、報表打印開始使用計算機。進而圍繞一項項業務工作,開發或引進一個個應用系統。這些分散開發或引進的應用系統,一般不會統一考慮數據標準或信息共享問題,追求實用快上的目標而導致信息孤島不斷產生。
(二)認識誤區
長期以來,許多機構把現代化建設看作是擁有大量計算機設備即可,經費投資方向自然而然地偏向于計算機基礎設備,而忽略信息資源的建設,造成購置的信息基礎設施閑置、資源浪費、信息化建設進入重硬輕軟的認識誤區,導致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滯后于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出現了“有路無車,有車無貨”現象。
(三)需求不到位
信息資源是為了服務企業管理者的決策行為,支持普通員工的業務操作。當前企業信息化建設一方面缺乏對企業內部員工的信息需求的了解,另一方面企業員工還沒有形成主動的信息需求意識,缺乏將自身的潛在需求轉化為顯性需求的動力。即使提出較明確信息需求,但由于信息共享度差,信息價值低,這種需求不能得到滿足。缺乏信息需求動力是信息孤島現象出現的重要原因。
(四)標準不統一
信息化起步早的企業,10年前甚至20年前就開始實施面向業務操作層面的部門業務計算機應用,這些企業的部門主要從部門內部的業務出發,開發滿足部門業務操作的管理系統,每建立一個應用系統就單獨建立一個數據庫,這樣不同的應用就擁有不同的數據庫。這些數據庫可能來自不同的廠商、不同版本,各個數據庫自成體系,互相之間沒有聯系,數據編碼和信息標準也不統一。
(五)管理體制問題
若從深層原因看,是管理的條條框框阻礙了信息的暢通。企業的職能部門分管了企業的各項業務,無意中也分隔了企業內的原本應該統一的信息數據。因為管理信息化需求的不同,提交者關心的重點缺乏全局觀,企業統一的業務流也未能反映到全部的信息系統上。從這個意義上說,信息孤島也是企業管理——尤其是企業管理上的“孤島”的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