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設定高遠目標 CEO們必須制定宏偉的目標和實現目標的明確時間框架。公司應該問自己:“我們的‘登月’計劃是什么?”或者,像印度的企業家們在董事會會議上那樣:“我們的Nano計劃是什么?”通過樹立遠大抱負,提出超越公司現有資源或產品交付方式的要求,CEO們將推動高管人員發揮創新和創業精神。遠大抱負與現有資源脫節是激發創業精神的根本動力。因為高管人員此時只有兩個選擇:以新的方式利用現有資源,或者徹底改變游戲規則。這個設定宏偉目標的過程,就是普拉哈拉德所說的表明公司戰略意圖的過程。
必須學會在有限的條件下實現創新,踐行“甘地式創新”的公司從一開始就認識到某些制約因素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塔塔公司的Nano開發小組在價格、安全性和環保標準、車內空間、設計等方面設定了一些嚴格的參數。這些參數共同構成了Nano車型的“創新沙盒”(innovation sandbox)——即設計和開發小組可以擁有多大的創造空間。公司領導人必須促使項目小組深入了解消費者,然后給自己框定一個創新范圍,這樣才能使他們形成一種全新的由外而內的創新觀。
應該以人為本。在我們研究的創新公司中,沒有一家明確談到股東財富或利潤最大化。當然,它們的創新項目必須有利可圖,并為股東創造財富,但其關注點始終是客戶。在這些公司內部,消費者就是普通人,供應商就是合作伙伴,員工就是創新者。我們常常聽到有管理人員抱怨說:“按照這些市場上的價格水平,我們無利可圖。”這種說法背后的潛臺詞就是,公司無法降低成本,它們也不能接受更低的經營利潤率,產品價格沒有彈性,而且窮人也用不了多少高科技產品。印度的創新公司則會說:“如果我們改變經營模式來降低成本,同時注重占用資本回報率和經營利潤率,情況會怎樣?如果我們把價格降到足夠低的水平,使窮人買得起我們的產品,那么當他們迅速發現我們產品的用途,并購買我們產品時,我們難道不會出現爆炸式增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