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需要與市場競爭對接!站在競爭的角度去看問題,因為營銷是競爭的產物。
營銷之爭不是產品“好”與“不好”的較量。而是在消費者心中做“認知”的較量。
很多時候是我們的操盤手和營銷人搞不清楚營銷的基本機理,導致營銷力出現重大問題!所以說很多時候品牌運作的失敗首先是思想的失敗,是人為的因素!
成功的企業源于一個或若干個成功的產品,而成功的產品又源于成功的營銷。中國的企業環境里,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試問我們身邊有多少產品,有多少項目,企業是下了功夫來做市場研究的?
答案是很少!
絕大多數企業的產品出來后,由市場部來策劃一下便匆匆上馬,結果上市場以后才發現:產品力不夠強大,或定位不夠精準,發現在市場中缺乏競爭力,導致推動乏力,于是開始修改調整,重新定位或重新來規劃,致使市場宣傳和教育成本大增,推廣成本大增,企業人,財,物,資源消耗,導致產品在市場的運作周期拉長,如果有相關競品來沖,便敗下陣來,其整體產品運作周期拉長,其戰略目標的實現將變得遙遙無期,企業快速發展的腳步變得遲緩,這些都給企業帶來嚴重的毒副作用。深深得傷害著企業!
這也恰恰說明:一個成功的品牌,一個成功的企業,其營銷力也一定是到位的,也一定是高速成長的。營銷力決定了推進的速度,而速度讓我們脫離低層次競爭環境下的營銷成本之爭,從產品運作→品牌運作→資本運作,有些企業3-5年便完成,而有些企業用了10多年,更有些企業10多年還不懂得品牌運作,不知道如何去做品牌,甚至都沒有強烈的品牌經營意識,這就是巨大的差距。
營銷與企業運作是個鏈條,環環相扣:產品被市場淹沒或休克了,從產品運作到品牌運作,再到資本運作的周期性拉長了,企業的營銷成本大增,經營成本也同樣大增,因為需要三年來實現的夢想結果五年都沒有實現,這其中的投入有多大我們可想而知!戰略線的拉長,又喪失了市場競爭的先機,喪失了發展的速度,這些都是營銷層面的問題給企業帶來的巨大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