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股權融資
創新點:轉增股本連環融資
蘇寧電器上市后通過“大比例轉增股本—再融資—大比例轉增股本—再融資”的循環運作,融得的資金一次比一次多,相反出讓的股權卻一次比一次少。
蘇寧電器IPO時,公開發行2500萬股,占總股本的比例為26.84%,每股發行價為16.33元,募集資金4.08億元。
蘇寧電器2004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時,公司股份總數為9316萬股。作為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的張近東一共持有蘇寧電器的股份約為40.2%。但隨后的股權分置改革稀釋了張近東的股權,降低到36.6%。
2005年9月,蘇寧電器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公司以總股本1.8632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8股,轉增后公司總股本由1.86億股增加至3.35億股。
2006年6月,蘇寧電器定向增發2500萬股,每股發行價高達人民幣48元,募集資金總額為人民幣12億元。這次非公開發行2500萬股后,蘇寧電器的總股本增加到3.60億股,2500萬股占總股本的比例為6.94%。此時,張近東的股權比例約為34%,才降低了2.6個百分點。
如果蘇寧電器在IPO時將所有股份全部賣光,募集資金也不會到16億元。而此時其非公開發行2500萬股占總股本的比例是多少?才6.94%!
出讓了6.94%就又募集了12億元。為什么出讓這么少的股本就能募集到這么多的資金呢?其中的秘訣在于公司不斷地用資本公積金轉增的方式增加股本,轉增后再巧妙利用“填權效應”復原股價。股本增加了,發行同樣數量的股份所占的比例就少了,對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股權的稀釋作用就減弱了,總結下來即是“大比例轉贈股本—再融資—大比例轉贈股本—再融資??”這就是蘇寧電器的“資本秘密”。
在此后的數年時間里,蘇寧電器一再復制這種融資方式。蘇寧電器三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分別為4億元、12億元、24億元,合計超過40億元,每次募集資金都翻1?2倍。而對應出讓的股權卻是26.84%、6.94%、3.61%,逐次降低,“大比例轉贈股本—再融資—大比例轉贈股本—再融資??”的效果出奇好。
當然,蘇寧電器如此良性循環的原因,離不開公司的業績和資本市場的牛市配合。就公司的財務指標來看,營業收入以超高的年復合增長率快速增長,凈利潤也是幾乎一年增長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