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一份職業叫“謀士”,謀士的職責就是以自己的智慧為雇主出謀劃策,一如當今企業的顧問或智囊團。但是問題是過去的謀士只輔佐一個主人,而現在的顧問可能會為很多企業服務。并且,過去的豪門旗下有很多這樣的謀士或是食客,主人可以從更多角度、更多層面去了解事態的變化和解決的方案。而現在的企業顧問大多是輕輕點水式,見解不獨到,建議不徹底。
很多企業以為有了策劃部就等于有了“謀士”,其實不然,策劃部門的相關人員比較穩定和封閉,是一個相對靜態的智化部門,而“謀士”是相對動態的。這作何解釋呢?
古代的貴族很聰明,也很智慧,因為知道自己的智慧有限,擔心一葉遮目,看問題不深刻、不全面,需要借助更多有智慧的思想,就養了很多“食客”。這些食客并不是酒囊飯袋,他們中間可謂藏龍臥虎。主人從這些食客中挑選自己需要的“謀士”,然后聽取采納他們的智慧。
早在古時,大家都知道得人才者得天下,所以才有“周公吐輔、三顧茅廬”等傳奇佳話。而現今的企業家可能認為自己的智慧足以,不愿設置這樣的一個智囊部門。實際上,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關鍵環節。
如果你想未來有所成就,你就要志存高遠;如果你想自己的企業有大發展,你就要有一個高智商的“謀士”團隊。你把他叫做“智囊團”也好“顧問團”也罷,但是有一點,就是用較高的俸祿讓他們專屬你的企業,讓他們的智慧唯你企業而用,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投資,這是現在乃至未來競爭的核心。
眾所周知,你的產品想引領市場,你就要有一個優秀的科研團隊來研發;你的管理想萬無一失,你就要有一個卓越的管理班子來搭理;你要想讓業績超高,你就要建立一支能征善戰的銷售隊伍拼殺;你想讓自己的企業青春永駐,那你就需要有強大的“謀士”團隊支撐。
所以,企業家廣交朋友是不夠的,一定要網羅天下英才。能讓天下英才奔投旗下,這需要如何的賢能?又需要多大的智慧和修養?當然,還有能給“謀士”足夠的俸祿。
想想看,如果你的帳下有諸葛孔明這樣的高人指點,還有張飛趙云這樣的猛將這等人和,加之天時、地利,其成就不可限量。
“謀士”只是給方法、提建議、出點子,最終還是你決定。你只需要從中選擇最合理、科學甚至是萬無一失的方法而已。其實現在一些咨詢、策劃人士,似乎像傳說中的“謀士”,只是很多企業人為,沒有完全為我所用。而很多咨詢、策劃專家也不愿意依附某個企業,大家是有需求則合,沒有需求則散的松散型合作而已。
我們都知道姚明背后有一個“姚之隊”的“謀士”團,本山大叔后面有也有一個“謀士”團隊。每個國家也都有自己的“謀士”團(美國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世界五百強的企業大都有自己的“謀士”團,你呢?你是否還在單打獨斗?一個人再有智慧,也不過是一個人而已,不能改變什么,一群智慧的人在一起,并能齊心協力,全力以赴就可以改變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