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勢”,格蘭仕集團副總裁俞堯昌曾這樣描述過“一塊石頭,放在地上,它就是塊石頭。如果這塊石頭,吊懸在百丈高崖,它就有了勢”。對于“勢”要有所把握:如果沒有勢,就要循勢如果時機好,有了勢,就要借勢。那么對于經銷商來說,有哪些“勢”可循、可借呢?
一、總經銷之勢。對于處在縣級市場的經銷商群體來說,借助市區總經銷商的力量,能夠減少經營風險,獲得穩定收益。現在廠家進行渠道下沉,這直接給總經銷商帶來了壓力,為了保住自己的地盤,總經銷們已經把分銷商提到一個戰略的高度,甚至有的不惜拿出利潤來幫助分銷上進行網絡和公司的建設。在這個大背景下,分銷商可以借助總經銷商之勢。但有一點注意,一定要跟著思路對頭的總經銷,不然會被帶進一個死胡同。河南有家縣級分銷商開始做市區總代理孫經理的產品,但孫經理總是在白酒淡季大規模做活動,而在旺季進行提價,結果是淡季拉動基本沒用,旺季銷量提不上去,這種模式讓這個經銷商很吃不消,又重新選擇市區另一個經銷大戶趙經理的產品,因為趙經理采取穩扎穩打,在縣區先直銷后交給經銷商分銷的方式,這讓分銷商能獲得穩定收益。
二、廠家之勢。我們看到很多成功的經銷商,大多是靠著廠家起來的,最直接的表現是抓了一個好品牌,比如商源之于伊利特、海福鑫之于星級長城等等。但現實是很多優秀的品牌都已經名花有主,對于大多數經銷商還能抓什么,該怎么抓呢?目前很多強勢品牌進行外拓,給經銷商帶來了新的機會,比如洋河、枝江等等。要借助這些外來品牌之勢,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再進行選擇。如果是為了短期利潤,那么雖然這些強勢品牌,有資金、有實力,把廣告做得鋪天蓋地,但產品本身不符合當地的消費習慣,比如當地暢銷42度酒,該產品卻主推38度,或者當地某個產品系列正在流行,但強勢品牌卻逆市而入,那么這個品牌就不值得接,其勢就不能借助。如果是為了進行公司化改造,那么即使某個品牌沒有市場支持,但能給予管理上的指導,那么這個勢就可以借助。
三、行業之勢。從行業發展的角度看,現在名酒和二名酒處于一個增長階段,并且這個階段還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黃酒、保健酒、洋酒則處在市場培育階段,這也需要很長時間葡萄酒和啤酒的特征是品牌集中。這是個基本的行業現狀,經銷商對應的策略可以是,抓住名酒復興的大趨勢對黃酒、保健酒采取培育的策略葡萄酒和啤酒要抓品牌產品。出現錯位或越位都會給經銷商帶來損失。比如有的經銷商看好黃酒和保健酒、洋酒的發展趨勢,認為是朝陽產業,就集中所有資源進行投入,結果做得很累,延緩了自身的發展,有的甚至還沒有看到朝陽就已經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