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業老板負責著公司的營銷,包括訂單的接收與安排。在接到一些客戶的訂單時,他總喜歡打亂已下發生產車間的生產計劃,臨時插單。由于其身份是老板,生產部門對其是敢怒不敢言,私下里怨聲載道。
為什么喜歡插單?在什么情況下插單?
1、管理的隨意、粗放,是一些家族企業主的喜好。因為習慣于隨心所欲地對企業的資源(人力、物力等)進行支配、使用,可體現出身份、價值。
2、是對計劃的權變,當新出現的客戶,在貨款回籠及時性、合作忠誠度、利潤及產值貢獻率等方面明顯優于此前計劃的所有客戶時,在服務上跟進一步,進行優先考慮。
除了以上二種情況外,隨意插單,對生產型企業來說,并無多大益處。
插單的弊端:
1、容易打亂正常的生產秩序。任何生產計劃的下達,都需要一定的人力配備、物流準備,并且有大量的前期性的、后續性的(下一個生產任務)輔助準備工作的開展。如果,一旦臨時性插單,牽一發動全身,勢必會造成一時在調整階段的現場的物流進退場的混亂。
2、容易造成人工的浪費。因為臨時插單,人工的重復性無效勞動(動作)將增加,單位生產效率難以提高。如果實行的是計件制,員工會有抵觸情緒,從而影響工作質量,甚至因賺不到錢離職不干;如果是實行計時制,那企業的人工效率低只能由老板自己買單。
3、容易使計劃失去意義,對計劃的執行力更是無從談起。造成管理上,一方面下面職能人員無所適從,另一方面,對他們也不能有效考核管理。這種情況下的管理,根本不會出什么效益。管理,最簡單最起碼要有一個流程、一個程序、一個處事的規則。
4、不會獲得客戶領情。因為這和人際交往中的“老好人”下場一樣,以顧客為關注焦點,不能說哪一個客戶是不重要,是一個也得罪不起。客戶的心態都一樣,要有好的交貨、好的質量、好的出廠價。沒有哪個客戶喜歡被人插隊,沒有哪個客戶不喜歡去插人家的隊。所以,插單頻繁,企業將失去自我。理性的客戶,反會認為企業的業務不正常或是沒有(生意)業務,才會輕易就插單生產。
那么,應該怎樣管理客戶的訂單呢?
1、對客戶進行分級管理,分級的依據可以是客戶的忠誠度(合作時間長短)、信用(資金回籠)、貢獻率(占銷售量及產值的比重)等,從高到低依次考慮安排生產計劃。
2、除合同有約定的需要插單生產外,對任何客戶的插單要求,都應在一個剛下達的生產計劃完成后,才考慮答復交期。除非接下去沒有生產訂單,可立即答應。
3、對老客戶的進貨規律進行總結,努力與其形成供應鏈關系,在為他們的合格供方,在一個周期內(月度)提前進行溝通以備好貨。
4、對新客戶的訂單,須在約定的交期內準時交貨,在約定時要留下一定的緩沖應付臨時插單的余地,目的,在于應付不測因素(如物流聯不聯系得上等),如期履約。值得注意的是:寧提前不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