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品牌形象的建設已成為經營策略的重點。如何通過品牌形象的建設,培育市場、培育忠誠的消費者,是品牌建設的核心。中小企業的品牌建設,相對于其他行業來說,還是處于一種萌發階段,各地區都形成了區域性品牌。而沒有行業中的強勁品牌。
我認為,中小企業相對來說,投資規模小,資金不是很充足。因此,在品牌的宣傳上,無法與大品牌巨額廣告費投入相比。但只是掌握訣竅,把有限地資金用在刀刃上,對其品牌有效地進行宣傳,還是可取的。
對此我提出以下幾個主要觀點:
1、區域廣告宣傳:在廣告宣傳上,可選擇區域性的媒體,集中優勢,重點突破。在媒體的選擇上,也是多樣性。就拿旅游企業來說——現在每個城市,針對每個行業,都有行業的DM雜志,選擇DM雜志,一方面,其有針對性,免費投遞到旅游社、高檔寫字樓、事業單位、住宅小區、酒吧等這些具有一定消費水準的準客戶手中。另一方面,DM雜志相對于公開發行的媒體來說,廣告宣傳費用要低一些。但對中小景區的品牌宣傳起到一定的作用。在節假日,可在報紙媒體上投入廣告。這樣,通過DM雜志的窄眾傳播與通過報紙媒體的大眾傳播相結合,能在區域品牌宣傳上,形成強勁的優勢。
2、軟文宣傳:這就要求中小企業與媒體建立起良好的關系,通過其媒體這一平臺,把中小企業的優勢、核心的業務,運用系列化的圖文結合,向消費者灌輸,從而引起其注意,進而產生消費欲望,以拉動消費市場。
其實,聰明的企業多深諳此道。據統計,在美國報紙傳媒上,由企業提供并完成刊發的經濟新聞,占比高達60%以上;國內的情況也很壯觀,世界網絡業巨頭思科公司在中國媒體發稿量是每月600篇左右,聯想電腦每月則超過了50萬字,海爾集團每周至少是1600篇……比驚人的投放數量更足稱道的,是他們的運作技巧。
這些企業他們長于新聞營銷,從媒體選擇、采訪、撰稿、投放到效果評估,均已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流程和制度,并各擅勝場。可能有的中小企業會說,上面舉的例子都是國際巨頭,國內大亨,可能不太適合中小企業吧。
那么,我們再舉一個談戀愛的例證,你就恍然大明白矣:兩位都很可愛的男生分別給同一漂亮MM寫情書,一位在紙上只有斗大的幾個字,曰:“王大美,我愛你!”;另一位則除了這句外,還詳列了他緣何愛上她的N大理由,以及自己夠格成為她的“白馬王子”的N大優勢,并以浪漫、詩意、細膩的敘事方式,介紹了自己于何時、何地對她一見鐘情的美麗故事,同時還描述了自己深沉熱烈的思念心情、展望了兩人交往后的美好藍圖,云云。
王大美小姐讀了兩封信后的感覺,自然是不一樣的;同理,消費者看一則硬廣和讀一篇新聞后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
3、戶外廣告宣傳:戶外的墻體廣告,目前在一些城市在政策上是限制的,但失去這一宣傳載體,并不是說戶外的廣告宣傳就沒有載體。我們還可以選擇車體廣告、候車亭廣告等這一宣傳載體。在選擇這一類宣傳載體時,也需考慮是否有針對性。一般來說,要考慮其客源量、地域性。
有的中小企業覺得墻體廣告很丟面子,但要曉得長虹、康佳等知名品牌的農村市場也是“刷”出來的!說起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刷墻廣告運動,就是毛澤東(當時紅軍的實力,類似于目前的中小企業吧)開創的。在80多年前,對于“墻”這種戶外新媒體,如果沒有深刻的認識,不放在戰略性媒體的角度來考慮,效果就不會那么顯著。
毛澤東對于這種新媒體要么不用,要么就做到淋漓盡致。首先是廣告語集中,如“打土豪,分田地”這種標語到處刷、反復刷,真正刷到深入人心。其次是區域集中,在根據地、解放區一個區域一個區域大面積的挨個刷,做到無論目標人群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得到、感染到。這點很值得我們中小企業學習、貫徹!
總之,中小企業的品牌形象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因此,在品牌的宣傳上,我們應進行系統性、階段性地對品牌進行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