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一個機會主義者
“做一個機會主義者”。這是中國很多初級市場最大的特征。
比如:百事近日推出“新益代”豆奶,它就是一個機會主義的案例。
豆奶市場是一個還未充分挖掘的巨大金礦,但又是一個布滿荊棘的新市場。
為什么說它是金礦呢?因為它孕育著一個飲料新品類。
首先,進入21世紀,豆奶市場在國外發達國家取得了迅猛的發展。美國的豆奶消費從1998年的2億美元發展到2003年的8億美元,5年間增長了4倍;日本的豆奶市場則在10年間增長了9倍;另外,在國外,豆奶不但賣得好,而且比牛奶還賣得貴,其營養和健康價值正被消費者所接受,并成為一種流行。
其次,豆奶市場正處于從導入期向成長期過渡,市場集中度低,只有“孤獨的領先者”維維做第一品牌,但還沒有強勢的第二品牌;
第三,隨著牛奶業的整合洗牌,大量的區域性中型牛奶企業受影響最大,這給豆奶行業提供了機會。
但是,我們發現了一個初級市場的機會,并不意味著一定會成功。還需要掌握“適度領先,超前半步”的原則,切不可操之過急。
因為豆奶市場還布滿著荊棘和障礙:
第一, 在國內,消費者對豆奶市場的關注還不夠,豆奶市場一直不溫不火,并未形成消費熱潮;
第二, 作為一種傳統的食品,消費者對豆奶很不以為然,人們常常把豆奶歸類到廉價的,非時尚的,低檔的一類;
第三, 消費者對豆奶的營養和功能了解不夠;
也就是說,豆奶市場還處于培育期,還需要大量的市場培育工作。
百事“新益代”豆飲,在口味上添加綠茶元素,包裝上由利樂包改成PET瓶,無疑是對豆奶產品的巨大創新,這種創新將豆奶由一種傳統食品改變為現代時尚的飲品,這為其拓展市場奠定了一定基礎;
但是,如何抓住豆奶市場的成長機會,挖掘豆奶本身的自然、營養、減肥功能,把它從動物性蛋白飲品——牛奶中分離出來,另辟蹊徑創造出植物性蛋白飲品的又一新品類,是百事“新益代”豆飲能否成功的關鍵;
同時,如何避免做行業的培育者或先烈,是百事“新益代”豆飲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不過,健力寶、娃哈哈等品牌的加入,為豆奶市場增添了更多的看點和變數。
二、新產品如何突圍?
突破新市場的方法有二。第一,要么進入一個沒有對手的藍海,創造新品類;第二,如果不能創造新品類,那就不妨在產品賣點上做嚴格的差異化。
2007年,注定要成為乳飲料的元年。鮮奶漲價,將使更多企業向乳飲料發力,這將促使乳飲料的發展加快速度。
達利正是乘著這一股東風,以“優先乳”殺入該市場。僅從這里,我們就不得不嘆服達利對市場機遇的精確把握。
但是,我們也不得不為達利捏一把汗。因為達利“優先乳”產品先天性基因不良,這將給其后續的市場拓展帶來致命危險。
無疑,“優先乳”不是一個新品類,最適合它走的路,就只有產品差異化了。
但是,“優先乳”殺入了一個已有強大對手的市場:娃哈哈營養快線封鎖中高端,小洋人則占據了中低端,“優先乳”在產品上沒有提出自己與強大對手之所以差異的地方,在訴求上僅以“我是女生我優先”來打動消費者,而缺乏實際的物質利益差異點,很容易導致該產品“曇花一現”,不能長久。
筆者的建議是,“優先乳”不妨強化自己在功能性上的某一個亮點,把自己做成功能性乳飲料或營養性飲料,就象蒙牛添加“益菌因子”那樣,那也不失為一個突破市場的好方法。
三、升級換代也能創造新產品
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有一個臨界點出現,此時就是產業升級的到來。市場升級就是企業的機會。
“乳果愛”是三鹿乳酸菌系列的升級換代產品,在產品上添加復合益生菌,由果味升級為添加濃縮果汁,并添加VE、VD和乳酸鈣等營養成分,這種在日益同質化的滅菌型酸酸乳市場,從普通乳酸菌向發酵型乳酸菌產品的升級換代,是能創造出差異化升級賣點的。
“乳果愛”的品牌取名,既將產品本身的“乳果”賣點表達出來,又能通過諧音表達出少男少女的感情故事,其取名可謂是可圈可點?! ?
四、適度創新是關鍵
產品創新要適度,“小步快跑”,是最穩妥的方式。
嶗山香草可樂,跟在可口可樂香草味產品之后,應該算一個跟隨性產品,加上香草可口可樂前兩年的銷量不錯,所以嶗山香草可樂也不會有風險到哪里去。
但是,嶗山薄荷可樂,則危險大了。它添加中草藥配方,并添加薄荷口味,在筆者看來,這是創新過度。它在不應該創新的地方進行了創新,把可樂產品本身的口味進行創新,這是一個風險最大、最不可取的策略,因為就連世界頭號可樂選手可口可樂,也曾經因為改變配方而受到消費者的強烈抗議。
在可樂中加入中草藥和薄荷,已經改變了可樂的口味,是革命性的創新,把可樂產品本身革新掉了,消費者是難以接受的。
我們要的是適度創新,并不一定每時每刻需要革命性產品創新?! ?
五、產品創新主流化
產品創新需要主流化。
產品創新主流化是指采用主流化的大眾皆能認知的原料、成分、功效和包裝材質,借用主流趨勢的力量,新產品方能事半功倍。
小洋人綠豆涼茶是一種綠豆果味飲料,主要成分是果葡糖漿、木糖醇、綠豆提取物和茶粉。
從它所添加的這些有益成分及產品命名,可以看出小洋人綠豆涼茶在產品創新策略上有一定的混亂。
綠豆雖然是好東西,但它并不是飲料消費的主流,用它來主打產品,就不能借主流趨勢的勢,使產品本身喪失了時尚性和主流吸引力;
同樣,果葡糖漿,消費者可能很少聽說過,也不是主流的,所以添加這種成分,也不能為產品增添多少吸引力;
倒是添加木糖醇,適應了消費的主流,但是在產品名字上卻沒有木糖醇的蹤影,這是讓人比較遺憾的。
“做一個機會主義者”。這是中國很多初級市場最大的特征。
比如:百事近日推出“新益代”豆奶,它就是一個機會主義的案例。
豆奶市場是一個還未充分挖掘的巨大金礦,但又是一個布滿荊棘的新市場。
為什么說它是金礦呢?因為它孕育著一個飲料新品類。
首先,進入21世紀,豆奶市場在國外發達國家取得了迅猛的發展。美國的豆奶消費從1998年的2億美元發展到2003年的8億美元,5年間增長了4倍;日本的豆奶市場則在10年間增長了9倍;另外,在國外,豆奶不但賣得好,而且比牛奶還賣得貴,其營養和健康價值正被消費者所接受,并成為一種流行。
其次,豆奶市場正處于從導入期向成長期過渡,市場集中度低,只有“孤獨的領先者”維維做第一品牌,但還沒有強勢的第二品牌;
第三,隨著牛奶業的整合洗牌,大量的區域性中型牛奶企業受影響最大,這給豆奶行業提供了機會。
但是,我們發現了一個初級市場的機會,并不意味著一定會成功。還需要掌握“適度領先,超前半步”的原則,切不可操之過急。
因為豆奶市場還布滿著荊棘和障礙:
第一, 在國內,消費者對豆奶市場的關注還不夠,豆奶市場一直不溫不火,并未形成消費熱潮;
第二, 作為一種傳統的食品,消費者對豆奶很不以為然,人們常常把豆奶歸類到廉價的,非時尚的,低檔的一類;
第三, 消費者對豆奶的營養和功能了解不夠;
也就是說,豆奶市場還處于培育期,還需要大量的市場培育工作。
百事“新益代”豆飲,在口味上添加綠茶元素,包裝上由利樂包改成PET瓶,無疑是對豆奶產品的巨大創新,這種創新將豆奶由一種傳統食品改變為現代時尚的飲品,這為其拓展市場奠定了一定基礎;
但是,如何抓住豆奶市場的成長機會,挖掘豆奶本身的自然、營養、減肥功能,把它從動物性蛋白飲品——牛奶中分離出來,另辟蹊徑創造出植物性蛋白飲品的又一新品類,是百事“新益代”豆飲能否成功的關鍵;
同時,如何避免做行業的培育者或先烈,是百事“新益代”豆飲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不過,健力寶、娃哈哈等品牌的加入,為豆奶市場增添了更多的看點和變數。
二、新產品如何突圍?
突破新市場的方法有二。第一,要么進入一個沒有對手的藍海,創造新品類;第二,如果不能創造新品類,那就不妨在產品賣點上做嚴格的差異化。
2007年,注定要成為乳飲料的元年。鮮奶漲價,將使更多企業向乳飲料發力,這將促使乳飲料的發展加快速度。
達利正是乘著這一股東風,以“優先乳”殺入該市場。僅從這里,我們就不得不嘆服達利對市場機遇的精確把握。
但是,我們也不得不為達利捏一把汗。因為達利“優先乳”產品先天性基因不良,這將給其后續的市場拓展帶來致命危險。
無疑,“優先乳”不是一個新品類,最適合它走的路,就只有產品差異化了。
但是,“優先乳”殺入了一個已有強大對手的市場:娃哈哈營養快線封鎖中高端,小洋人則占據了中低端,“優先乳”在產品上沒有提出自己與強大對手之所以差異的地方,在訴求上僅以“我是女生我優先”來打動消費者,而缺乏實際的物質利益差異點,很容易導致該產品“曇花一現”,不能長久。
筆者的建議是,“優先乳”不妨強化自己在功能性上的某一個亮點,把自己做成功能性乳飲料或營養性飲料,就象蒙牛添加“益菌因子”那樣,那也不失為一個突破市場的好方法。
三、升級換代也能創造新產品
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有一個臨界點出現,此時就是產業升級的到來。市場升級就是企業的機會。
“乳果愛”是三鹿乳酸菌系列的升級換代產品,在產品上添加復合益生菌,由果味升級為添加濃縮果汁,并添加VE、VD和乳酸鈣等營養成分,這種在日益同質化的滅菌型酸酸乳市場,從普通乳酸菌向發酵型乳酸菌產品的升級換代,是能創造出差異化升級賣點的。
“乳果愛”的品牌取名,既將產品本身的“乳果”賣點表達出來,又能通過諧音表達出少男少女的感情故事,其取名可謂是可圈可點?! ?
四、適度創新是關鍵
產品創新要適度,“小步快跑”,是最穩妥的方式。
嶗山香草可樂,跟在可口可樂香草味產品之后,應該算一個跟隨性產品,加上香草可口可樂前兩年的銷量不錯,所以嶗山香草可樂也不會有風險到哪里去。
但是,嶗山薄荷可樂,則危險大了。它添加中草藥配方,并添加薄荷口味,在筆者看來,這是創新過度。它在不應該創新的地方進行了創新,把可樂產品本身的口味進行創新,這是一個風險最大、最不可取的策略,因為就連世界頭號可樂選手可口可樂,也曾經因為改變配方而受到消費者的強烈抗議。
在可樂中加入中草藥和薄荷,已經改變了可樂的口味,是革命性的創新,把可樂產品本身革新掉了,消費者是難以接受的。
我們要的是適度創新,并不一定每時每刻需要革命性產品創新?! ?
五、產品創新主流化
產品創新需要主流化。
產品創新主流化是指采用主流化的大眾皆能認知的原料、成分、功效和包裝材質,借用主流趨勢的力量,新產品方能事半功倍。
小洋人綠豆涼茶是一種綠豆果味飲料,主要成分是果葡糖漿、木糖醇、綠豆提取物和茶粉。
從它所添加的這些有益成分及產品命名,可以看出小洋人綠豆涼茶在產品創新策略上有一定的混亂。
綠豆雖然是好東西,但它并不是飲料消費的主流,用它來主打產品,就不能借主流趨勢的勢,使產品本身喪失了時尚性和主流吸引力;
同樣,果葡糖漿,消費者可能很少聽說過,也不是主流的,所以添加這種成分,也不能為產品增添多少吸引力;
倒是添加木糖醇,適應了消費的主流,但是在產品名字上卻沒有木糖醇的蹤影,這是讓人比較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