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jpg
圖為海南煉化百萬噸乙烯項目全景
乙烯被稱為“石化工業之母”,70%以上的根本有機化工質料來自乙烯設備。海南煉化百萬噸乙烯項目是海南省和我國石化的重點工程項目,首要包含100萬噸/年乙烯裂解設備及下流共10套化工設備,總出資超286億元。項目建造期帶動處理了三萬余人工作,并現已帶動下流海南巴陵新材料公司、奧克化學等2家公司工業落地,推動海南聯塑等4家企業延伸工業鏈。
該項目出資22億元,高標準配套建造環保設施,使用了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安全環保生產技能和設備。一起,項目建造高度重視保護古樹古井等當地歷史遺產,合計保護古樹14棵,最長樹齡達220年,做到了古樹古井與新乙烯和諧共生、工業文明和歷史文化相融互促,完結了石化設備與碧水藍天的和諧一致,各項環保目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項目使用我國石化自主研制的多項技能,設計經濟目標處于國際先進水平。100萬噸/年乙烯設備選用我國石化自主研制的百萬噸級乙烯成套技能,其間,裂解爐選用我國石化CBL技能,別離流程選用我國石化低能耗乙烯別離技能(LECT)。與國外其他專利商的同類技能比較,我國石化百萬噸級乙烯成套技能集成了先進的單元技能并進行全流程能量歸納優化使用,具有流程簡略、操作便利、安全穩定、出資節約等顯著特點,關鍵技能經濟目標均處于國際先進水平。一起,在該設備中,經過優化質料與流程計劃,增加了質料的靈活性與設備的適應性,完結了總體效益的最優化。
針對項目規劃大、施工安裝難度高、工期緊等困難,建造單位系統施行工廠化預制、模塊化施工、機械化作業等舉措及創新工法,其間111天完結82臺大型塔器吊裝、4000噸吊車從第1臺設備吊裝到撤場僅用時40天,高峰期單月焊接量高達80萬吋徑,均創同類項目新紀錄;聚丙烯(STPP)、高密度聚乙烯(HDPE)設備中交后不到2個月完結投料開車成功,創系統內同類項目高速度建造、高質量中交新水平。
項目完結物理工廠和數字工廠同步建造,選用我國石化首個石化5G專網,一起,多個使用創行業初次,例如,初次選用石化行業防爆微基站的開發使用,初次完結強夯作業安全智能監控和質量智能監測、無損檢測智能鑒定等。該項意圖“數字孿生工廠建造、生產計劃優化、在線運轉監測”三個場景被工信部評為2022年度智能制作優異場景。
海南煉化是海南全島最大的石化產品供貨商,2022年供給全島成品油、燃料油、對二甲苯等產品超300萬噸。隨著乙烯項目投產,規劃效應、帶動效應進一步增強,每年可為下流提供200多萬噸化工新材料產品,直接帶動衍生海南自由貿易港先進農業、綠色化工、健康與旅行等下流工業開展。一起,該公司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造,加快“走出去”步伐。隨著乙烯項目投產,估計“十四五”末,乙烯下流產品出口比例將提升至50%,為我國在東南沿海構建面向海外的石化產品出口基地奠定根底。
我國石化乙烯技能使我國打破了國外乙烯技能獨占,并率先成為世界上全面掌握輕質質料、重質質料及高含烯烴質料裂解技能的國家。據悉,此前,該技能曾先后使用于中韓石化、中科煉化、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等。2020年,我國石化雜亂質料百萬噸級乙烯成套技能研制及工業使用項目(簡稱“百萬噸級乙烯成套技能”)榮獲國家科學技能進步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