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我區出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水網先導區建造施行方案》,加速推動水網嚴重工程落地施行,著力完善防洪減災系統,提高水資源分配才能,優化水生態維護和辦理格式,晉級綠色才智水網,加速構建“兩橫八縱、六河連通,引補相濟、調蓄結合”的廣西水網主骨架,并與國家主干網、市縣網互聯互通,加速構成廣西水網新格式。
廣西地理區位優勢杰出,廣西水網在國家水網東南珠三角及北部灣區域網系統中具有核心作用、占據先導位置,在完善國家水網、服務支撐國家戰略和區域和諧發展中具有必定的區域代表性和示范性。今年8月,廣西當選全國第一批省級水網先導區,也是西部地區僅有當選的省區。
為更快更好推動廣西水網建造,自治區水利廳積極謀劃,組織編制了《自治區級水網先導區建造施行方案》。方案規劃水網工程總投資4551億元,施行期2023—2027年方案完成投資2978億元;國家水網主干工程總投資1253億元,施行期方案完成投資886億元;自治區級水網主干工程總投資2090億元,施行期方案完成投資903億元。其間防洪排澇減災工程、水資源裝備和供水保證工程、水生態維護辦理工程、水網才智化工程四大類別離占規劃水網項目總投資的35.3%、52.9%、11.3%和0.5%。
兩橫八縱:兩橫為西江干流、郁江干流兩條橫向散布的天然河流水系;八縱為柳江、桂江、賀江、北流河、南流江、欽江、防城河、湘江八條縱向散布的天然河流水系。具有行洪、輸水、生態等歸納功能。
六河連通:以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裝備、平陸運河、湘桂運河、古桂柳運河生態修正工程、龍云灌區工程、南北運河工程等引調水工程和供水灌溉輸水通道,連通西江—郁江、郁江—南流江、郁江—欽江、湘江—桂江、柳江—桂江、南流江—北流河的6條主干輸配水通道,完成“兩橫八縱”天然河流水系的有效貫通,暢通廣西水網大動脈,完成水資源統籌分配、互濟互通,洪水排泄通暢,水生態環境改進。
引補相濟:以“兩橫八縱、六河連通”廣西水網主骨架為綱,通過施行百色要點開發敞開試驗區水資源裝備工程等區域水資源裝備工程和連通工程,施行右江灌區、五化灌區等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改造,新建樂灘灌區、百色水庫灌區、馱英灌區、大藤峽灌區、龍云灌區等大型灌區以及部分中型現代化灌區,由引補水工程構成的連通和供水管道、灌溉渠道,完善主干水網內主要支流防洪系統布局和水生態維護辦理布局,構建“引補相濟”的水網結構,完成聯網、補網、強鏈,織密廣西水網之“目”。
調蓄結合:以大藤峽水庫、龍灘水庫、樂灘水庫、百色水庫等現有的蓄水工程和長塘水庫、洋溪水利樞紐、那垌水庫等新建蓄水工程為水流分配節點,打牢廣西水網之“結”,添加水網結點對水資源和洪水的調控才能,利用河庫連通添加水資源豐枯調劑才能,優化水資源裝備,結合河流水系泄洪通道,完成蓄泄兼籌,優化完善流域防洪系統布局。
據悉,自治區級水網先導區建造施行期為2023—2027年。通過先導區建造,聯網補網強鏈,基本構成廣西現代水網新格式;歸納效益明顯,有力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水資源分配才能提高,保證壯鄉供水安全;水生態維護辦理格式優化,鞏固南方生態屏障;綠色才智水網晉級,水網歸納辦理效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