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23日報導(文/宋宇郭鑫惠)在泰國東北部綿亙不絕的山丘上,32座高約120米的白色風力發電機錯落排開,紅白相間的巨大葉輪迎著風緩慢轉動。這些來自我國的“白色巨塔”是泰國猜也蓬風電場項目的一部分,近年來,它們為緩解當地用電緊張和推動動力多樣化靜靜運送著能量。
?
該項目由泰國國家電網(EGAT)旗下的主要新動力企業EGCO公司開發,我國金風科技提供風力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80兆瓦,是現在我國公司在泰運維的最大規模風電場。
新技術初次海外批量運用
項目所在地猜也蓬府地貌以丘陵為主,是泰國風力資源最豐富的區域之一。這兒集中了維斯塔斯、西門子歌美颯、通用電氣這樣的全球風電行業龍頭。金風科技在該府共參加兩個風電場運維,總裝機容量共107.5兆瓦。雖然市場占比較小,金風卻憑仗過硬的質量和服務在泰國站穩腳跟,打出了品牌。
“該項目自2016年12月投運以來,未發生一起安全事故,機組運行牢靠性較高,年均可利用率高達99.5%,遠高于合同擔保的97%。”在泰作業6年、現任金風泰國國家服務經理的王春生對記者說。
談起項目建造的艱苦過程,王春生仍記憶猶新。他說,泰國漫長的雨季常常伴隨著洪澇災害和雷暴氣候,給項目進度帶來不小的挑戰,如建造窗口期大幅縮短、傳輸線路鋪設滯后、機組調試時間極限緊縮等,但在中泰兩邊部隊的通力協作下,項目歷時一年多,于2016年末正式并網運行,開始為周邊地區源源不斷地供應清潔動力。
見證項目完工的王春生對記者說,當時自己很激動也很驕傲,“激動的是我們經歷了一年多的風風雨雨,終于迎來了收獲的時間,驕傲的是我國自主規劃的風力發電機在泰國扎了根、落了腳”。
相對于其他國家,泰國的風力條件不算非常優越,風速整體較慢。在這種情況下,最大限度地發揮風機效能是泰方的技術考察重點。談到這一點,王春生驕傲地說,猜也蓬項目是金風科技自主研發的柔性塔架初次在海外批量運用。“柔性塔架針對中低風速規劃,能提高風能利用率,同時針對泰國電網薄弱的客觀事實,確保在電網波動的情況下,最大程度地確保設備持續運行,從而有用確保了機組的發電能力。”
近些年來,泰國動力需求大幅上漲,對非本土動力的依靠也不斷上升。依據國際可再生動力機構(IRENA)的數據,依照現在的運用水平,泰國現有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將在未來五年內枯竭。因而,政府近年來活躍籌劃動力轉型,提出到2036年將該國可再生動力占動力消費總量的比重提升至30%,幾乎是2015年水平的兩倍。
當時,泰國的風電裝機總容量約為1.5吉瓦。依據政府的最新規劃,將在2030年末前新增1.5吉瓦風能裝機容量。王春生說,這為金風科技的海外拓展帶來重大機遇。“現在,通過與EGCO協作的兩個項目,金風科技已經在客戶這兒建立了杰出的品牌信譽,兩邊有意未來在其他風電項目延續協作。”
我國產品和技術競爭力強
EGCO區域總經理猜武在談及與金風科技的協作時,屢次說到我國產品“非常牢靠”。他說,在曩昔30年里,我國已成為全球科技發展的中堅力量,中企中科研人員和工程師等專家份額越來越高,“在我看來,我國公司的產品和技術與歐美企業比較非常具有競爭力”。
猜武表示,他相信與我國企業的協作能讓EGCO更好地助力泰國早日實現碳中和方針,支持全球低碳的發展趨勢。
金風科技是借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春風走出國門的很多我國企業之一。作為東南亞新興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泰國憑仗地輿優勢和政策支持,成為許多我國企業出海首選目的地,在動力范疇也不例外。
除了猜也蓬風電場,在泰國打開知名度的中泰協作成果還包含于去年并網發電的詩琳通大壩浮體光伏項目。此外,我國的上汽名爵、長城汽車、比亞迪等已先后在泰出資設廠,成為該國純電動汽車市場的有力競爭者。
記者探訪之時正值我國國慶假日,王春生對記者說,今年是他在海外度過的第7個國慶節,和項目同事一起包餃子、拉家常是他每年的固定組織。風電工作既是他所代表的我國符號,也是拉進他與當地人聯絡的紐帶。
王春生說,自金風科技進入泰國以來,不只關注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設備和服務,還在實行社會責任、融入當地環境方面邁出了活躍的步伐。這幾年,金風科技與當地政府協作修理道路、構筑塘壩,確保居民獲得干凈的水源,也為自己贏得了杰出的口碑。現在,金風在猜也蓬項目的團隊屬地化職工高達80%,王春生說,未來還將持續拓展屬地化運營,為當地發明更多的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