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場監管總局、國家動力局(以下簡稱“三部分”)團體約談部分光伏企業及職業安排,讓大火的光伏工業再度成為商場焦點。
禁止哄抬價格、奇貨可居
隨著光伏全面平價上網年代的到來,疊加各國完成碳中和目標的積極方針影響,光伏職業繼續保持高景氣。在職業快速開展背面,不乏各類工業鏈錯配、漲價、惡性競賽等問題。
工信部曾在官網指出,近期光伏職業呈現階段性供需錯配、部分供給鏈價格劇烈震動等狀況,單個環節呈現奇貨可居等預兆,有的地方呈現割裂商場、區域關閉等問題,亟需深化職業辦理,引導工業鏈供給鏈協同創新。
為深化引導光伏工業上下流協同開展,10月9日,工信部網站發表,三部分團體約談部分光伏企業及職業安排。
有關司局負責同志表示,近期國內光伏工業部分環節產品價格繼續急劇上漲,引發工業鏈供給鏈劇烈震動,其間既有國際貿易環境雜亂、新冠疫情反復沖擊、下流需求大幅增加、各環節建造周期差異等原因,也有部分企業炒作哄抬價格、單個從業者奇貨可居等要素。
當時光伏工業開展成績來之不易,為促進職業全體繼續健康開展,三部分對相關單位提出作業要求:
一是要著眼大局和長遠利益,堅持上下流協作共贏,促進光伏工業高質量開展;
二是要切實加強企業自律,深化開展自查自糾,自覺標準出售行為,不搞奇貨可居、借機炒作等哄抬價格行為;
三是要統籌推動光伏存量項目建造,合理開釋已建產能,適度加快在建合規項目建造步伐,一起對后續新建產能大規劃投產要提早研判、防范風險。
下一步,有關部分將進一步加強作業協同、強化監督辦理,針對職業呈現的哄抬價格、壟斷制售冒充偽劣產品等違法行為加強查處、嚴厲打擊。
實踐上,針對近年來上游硅料價格的瘋漲,相關部分早已多次出手,要求各地商場監管部分要加強監督辦理,強化跨部分聯合執法,嚴厲打擊光伏職業領域哄抬價格、壟斷、制售冒充偽劣產品等違法違規行為。
本年8月25日,上述三部分就發布了《關于促進光伏工業鏈供給鏈協同開展的告訴》(下稱“告訴”),要求從“安身長遠目標,優化工業布局”“鼓舞創新進步,標準職業次序”“加強系統對接,深化全鏈協作”“支撐協同開展,安穩工業供需”“堅持統籌發力,加強宣揚引導”五大方向出發,優化建立全國光伏大工業大商場,促進光伏工業高質量開展,積極推動建造新動力供給消納系統。
本次約談也是三部分針對上述《告訴》的后續動作,依據《告訴》的有關要求,為深化引導光伏工業上下流協同開展,三部分有關事務司局在安排開展光伏工業鏈供給鏈協作對接的基礎上,近期團體約談了部分多晶硅骨干企業及職業安排,引導相關單位加強自律自查和標準辦理。
團體約談背面:硅料價格改寫近十年新高
2020年以來,全球光伏工業開展突飛猛進,在職業裝機量大幅提升下,光伏工業卻呈現供需關系不平衡及商場產品尺寸標準多樣化問題,導致職業呈現了以硅料、玻璃、膠膜為代表的主輔原資料供給嚴重的局面,職業競賽格式加速重構,工業鏈集中度迅速提升,商場競賽愈加劇烈。
以光伏職業上游硅料為例,Wind數據顯現,國產硅料價格從2020年約58元/kg的低位,一路上漲至2022年三季度的305元/kg,累計漲超4倍,改寫近十年新高。
硅料價格大漲,使得相關生產企業賺得盆滿缽滿。國內硅料主流生產企業包含協鑫科技、特變電工、大全動力等。
2022年上半年,因為硅料商場供給緊缺帶動硅料價格,大全動力毛利大幅上漲。疊加上半年公司三期B項目產能逐步開釋,大全動力營收、凈利潤增幅別離高達262.16%、340.81%。
硅料商場過于火爆,吸引了更多資本涌入布局。除了一些老玩家紛繁擴充產能外,還有許多跨界做硅料的,如光伏玻璃龍頭南玻A發布公告稱,擬通過公開發行可轉債募資28億元,用于年產5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等用途。另一家光伏玻璃龍頭企業信義光能也布局了20萬噸多晶硅項目。
就連上機數控等光伏專用加工設備供給商也在布局硅料,遠期規劃在10-15萬噸不等。
依據硅業分會的統計數據,2021年,國內硅料產能合計51.9萬噸,實踐產值49.8萬噸。該安排預測,2022年末,國內多晶硅產能將到達120.3萬噸,全年新增68.4萬噸,全年預計產值為82萬噸,同比增加32萬噸。其間,本年新增產能規劃較大的企業包含協鑫科技、新特動力、通威股份、亞洲硅業、東方期望以及青海麗豪、大全動力等。
多個商場安排認為,光伏工業鏈硅料價格上漲過快,導致光伏工業鏈利潤向上游硅料企業集中,不利于工業鏈健康開展。一起,光伏工業鏈呈現階段性供需錯配,資金過快涌入硅料也將導致硅料未來產能過剩、價格回調。
或許是受約談事件及大市走弱等要素影響,今天港股及A股光伏相關資料板塊跌幅居前。據富途數據顯現,到發稿前,港股新動力物料板塊跌幅為5.79%,A股光伏概念板塊跌幅為1.54%。其間,港股的協鑫科技、洪橋集團、信義光能股價跌幅均超5%;A股的大全動力、通威股份、新特動力等個股均錄得不同程度下跌。
禁止哄抬價格、奇貨可居
隨著光伏全面平價上網年代的到來,疊加各國完成碳中和目標的積極方針影響,光伏職業繼續保持高景氣。在職業快速開展背面,不乏各類工業鏈錯配、漲價、惡性競賽等問題。
工信部曾在官網指出,近期光伏職業呈現階段性供需錯配、部分供給鏈價格劇烈震動等狀況,單個環節呈現奇貨可居等預兆,有的地方呈現割裂商場、區域關閉等問題,亟需深化職業辦理,引導工業鏈供給鏈協同創新。
為深化引導光伏工業上下流協同開展,10月9日,工信部網站發表,三部分團體約談部分光伏企業及職業安排。
有關司局負責同志表示,近期國內光伏工業部分環節產品價格繼續急劇上漲,引發工業鏈供給鏈劇烈震動,其間既有國際貿易環境雜亂、新冠疫情反復沖擊、下流需求大幅增加、各環節建造周期差異等原因,也有部分企業炒作哄抬價格、單個從業者奇貨可居等要素。
當時光伏工業開展成績來之不易,為促進職業全體繼續健康開展,三部分對相關單位提出作業要求:
一是要著眼大局和長遠利益,堅持上下流協作共贏,促進光伏工業高質量開展;
二是要切實加強企業自律,深化開展自查自糾,自覺標準出售行為,不搞奇貨可居、借機炒作等哄抬價格行為;
三是要統籌推動光伏存量項目建造,合理開釋已建產能,適度加快在建合規項目建造步伐,一起對后續新建產能大規劃投產要提早研判、防范風險。
下一步,有關部分將進一步加強作業協同、強化監督辦理,針對職業呈現的哄抬價格、壟斷制售冒充偽劣產品等違法行為加強查處、嚴厲打擊。
實踐上,針對近年來上游硅料價格的瘋漲,相關部分早已多次出手,要求各地商場監管部分要加強監督辦理,強化跨部分聯合執法,嚴厲打擊光伏職業領域哄抬價格、壟斷、制售冒充偽劣產品等違法違規行為。
本年8月25日,上述三部分就發布了《關于促進光伏工業鏈供給鏈協同開展的告訴》(下稱“告訴”),要求從“安身長遠目標,優化工業布局”“鼓舞創新進步,標準職業次序”“加強系統對接,深化全鏈協作”“支撐協同開展,安穩工業供需”“堅持統籌發力,加強宣揚引導”五大方向出發,優化建立全國光伏大工業大商場,促進光伏工業高質量開展,積極推動建造新動力供給消納系統。
本次約談也是三部分針對上述《告訴》的后續動作,依據《告訴》的有關要求,為深化引導光伏工業上下流協同開展,三部分有關事務司局在安排開展光伏工業鏈供給鏈協作對接的基礎上,近期團體約談了部分多晶硅骨干企業及職業安排,引導相關單位加強自律自查和標準辦理。
團體約談背面:硅料價格改寫近十年新高
2020年以來,全球光伏工業開展突飛猛進,在職業裝機量大幅提升下,光伏工業卻呈現供需關系不平衡及商場產品尺寸標準多樣化問題,導致職業呈現了以硅料、玻璃、膠膜為代表的主輔原資料供給嚴重的局面,職業競賽格式加速重構,工業鏈集中度迅速提升,商場競賽愈加劇烈。
以光伏職業上游硅料為例,Wind數據顯現,國產硅料價格從2020年約58元/kg的低位,一路上漲至2022年三季度的305元/kg,累計漲超4倍,改寫近十年新高。
硅料價格大漲,使得相關生產企業賺得盆滿缽滿。國內硅料主流生產企業包含協鑫科技、特變電工、大全動力等。
2022年上半年,因為硅料商場供給緊缺帶動硅料價格,大全動力毛利大幅上漲。疊加上半年公司三期B項目產能逐步開釋,大全動力營收、凈利潤增幅別離高達262.16%、340.81%。
硅料商場過于火爆,吸引了更多資本涌入布局。除了一些老玩家紛繁擴充產能外,還有許多跨界做硅料的,如光伏玻璃龍頭南玻A發布公告稱,擬通過公開發行可轉債募資28億元,用于年產5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等用途。另一家光伏玻璃龍頭企業信義光能也布局了20萬噸多晶硅項目。
就連上機數控等光伏專用加工設備供給商也在布局硅料,遠期規劃在10-15萬噸不等。
依據硅業分會的統計數據,2021年,國內硅料產能合計51.9萬噸,實踐產值49.8萬噸。該安排預測,2022年末,國內多晶硅產能將到達120.3萬噸,全年新增68.4萬噸,全年預計產值為82萬噸,同比增加32萬噸。其間,本年新增產能規劃較大的企業包含協鑫科技、新特動力、通威股份、亞洲硅業、東方期望以及青海麗豪、大全動力等。
多個商場安排認為,光伏工業鏈硅料價格上漲過快,導致光伏工業鏈利潤向上游硅料企業集中,不利于工業鏈健康開展。一起,光伏工業鏈呈現階段性供需錯配,資金過快涌入硅料也將導致硅料未來產能過剩、價格回調。
或許是受約談事件及大市走弱等要素影響,今天港股及A股光伏相關資料板塊跌幅居前。據富途數據顯現,到發稿前,港股新動力物料板塊跌幅為5.79%,A股光伏概念板塊跌幅為1.54%。其間,港股的協鑫科技、洪橋集團、信義光能股價跌幅均超5%;A股的大全動力、通威股份、新特動力等個股均錄得不同程度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