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陸空鐵”立體交通網絡全面構成
高效鏈接世界的世界物流大通道建造提速
本年8月29日,跟著一架耐冬花涂裝標識的空客A320飛機從青島膠東世界機場騰空而起,由青島航空執飛的青島至越南胡志明市世界航線開航。
這條航線是北方區域唯一直飛越南的航線,為青島甚至北方區域與“一帶一路”沿線經濟帶互聯互通、互利協作搭建起便捷的“空中橋梁”,為旅客來往、貨品貿易等開辟了新通道。這條世界航線的注冊,是青島加速構建世界航空紐帶的縮影。
與世界相交、與時代相通。交通是經濟社會開展的開路先鋒,是青島加速邁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要害支撐。
向東是日韓,向西是黃河流域九省區、中亞、西亞、歐洲,向北是京津冀、東三省,向南是長三角、大上海——從地理區位上觀察,青島處在要害的戰略“十字”中心方位。黨的十八大以來,青島立足資源稟賦,加速構建“海陸空鐵”現代化歸納立體交通網絡,持續推動機場、高鐵、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大項目,高效鏈接世界的世界物流大通道加速構成,服務構建新開展格局才能明顯增強。
得益于聯接南北、貫通東西的“雙節點”區位優勢和日益完善的“海陸空鐵”交通基礎設施網絡,2021年2月,《國家歸納立體交通網規劃大綱》將青島列入全國20個世界性歸納交通紐帶城市建造名單,青島完結了由全國紐帶向世界紐帶的跨過。
現在,青島正加速構成以世界化空港、現代化海港為中心,以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為主干,與城市交通系統嚴密聯接的現代化歸納交通運輸系統。內暢外達的交通系統不斷改寫著“青島速度”,拉開大青島的城市框架,賦能城市加速“生長”。
新機場投運,航空旅客吞吐量“倍增”
機場是重要的歸納交通運輸紐帶,航空紐帶發達程度是衡量世界大都市的重要指標。2012年,青島流亭機場完結旅客吞吐量1260萬人次。10年來,城市快速開展,青島機場旅客吞吐量增勢迅猛,2016年初次打破2000萬人次。到疫情發生前的2019年已到達2556萬人次,與2012年相比完結“倍增”。
進入“十二五”時期,青島謀劃建造一座新機場,世界航空紐帶建造展開“新翼”:2014年,青島新機場獲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復立項,2015年開工建造。2021年8月12日,陪同了青島人39年的青島流亭機場封閉,山東省內首個最高等級4F機場——青島膠東世界機場通航投運,青島順利完結了民航業內最復雜、難度最大的“整體遷建,一夜轉場”,面向全球更高水平敞開的門戶紐帶有了新引擎。以轉場為契機,青島加速補齊航空貨運短板,新注冊世界全貨機航線5條、總數達8條。2021年年底,青島具有國內航線185條,世界和區域航線21條,與國表里100余個城市完結直航,全年完結航班起降13.87萬架次、旅客吞吐量1603.2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3.76萬噸。
未來,這座“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的東北亞世界紐帶機場,將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0萬噸的保證需求。
向海圖強,海港展開“一灣兩翼”
臨港而興、港城聯動。從前史演進來看,以港興市的青島,每一次城市躍進都與港口能級的提高密不可分。
10年來,緊跟城市空間拓寬戰略,青島加速構建“一灣兩翼”港口布局,老港區向世界郵輪母港轉型,前灣港區成為國內最大集裝箱碼頭群之一,建成投產亞洲首個全自動化無人碼頭,董家口港區躋身“億噸大港”。截至2021年,青島港海上集裝箱航線總數到達210條,數量和密度穩居我國北方沿海港口首位,與世界上180多個國家和區域的700多個港口建立貿易來往。
航線靈通帶動了港口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連年躍增。2012年,全市完結港口吞吐量4.1億噸,集裝箱吞吐量1450萬標準箱。到2017年,全市港口吞吐量完結5.1億噸,集裝箱吞吐量1831萬標準箱。2019年以來,青島港深度融入山東港口一體化變革開展,不斷強化陸海統籌,加速由大港向強港跨進,貨品和集裝箱吞吐量雙雙攀升到前史新高。2019年,山東港口青島港全年貨品吞吐量初次跨過6億噸,成為寧波舟山港、上海港、唐山港、新加坡港、廣州港之后全球“6億噸沙龍”的新成員。2021年,青島港完結貨品吞吐量6.3億噸,居全球第4位;完結集裝箱吞吐量2371萬標準箱,居全球第6位。
積極發揮出產服務型(港口型)、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紐帶功能,青島優化多式聯運服務網絡,強化陸海聯動才能。2021年新增內陸港8個、海鐵聯運線路7條,總數別離到達26個、62條。青島海鐵聯運量到達182萬標準箱,連續7年領跑全國。持續穩固的世界紐帶海港位置,傳遞著這座城市經略海洋“向海圖強”的雄心壯志。
鐵路、公路:陸向交通網更靈通
10年來,以鐵路和公路為主支撐的陸向交通網不斷延展。
鐵路建造提速升級,邁入高速開展階段。2012年,青島只要膠濟鐵路、膠濟客運等4條鐵路,通車路程160余公里。這以后幾年,現代化的客運站、高鐵陸續建成注冊。2014年1月,集鐵路、地鐵等多種交通方法于一體的歸納交通紐帶——青島北站投入運營。2016年11月,山東省首條城際高速鐵路——青榮城際鐵路全線注冊運營,青煙威等半島區域城市間的時空間隔大大縮短。到2017年底,青島具有干線鐵路增至8條,通車路程約400公里。2018年,跟著濟青高鐵、青鹽鐵路、董家口疏港鐵路同步建成通車,青島高鐵完結“零”的打破。2020年,濰萊高鐵通車,平度不通高鐵的前史結束,青島在全省首先完結“縣縣通高鐵”。2021年,平度、萊西開行往復青島主城區的市域列車,融入青島主城區40分鐘交通圈。現在,全市鐵路線路增至12條,通車總路程到達666公里,構成了以青島站、青島北站、紅島站為主,青島西站為輔的“三主一輔”四站格局,構筑起集約高效的鐵路運輸網絡系統,國家沿海重要的鐵路紐帶位置不斷穩固。
“廣掩蓋、深靈通”的公路網完結擴容提質。2012年,青島高速公路通車路程728公里。2015年9月,跟著龍青高速公路青島段通車,青島市高速公路打破800公里,完結了青島市所有城鎮半小時內上高速公路,青島市與所轄市區直通高速公路。2019年以來,濟青北線改擴建工程、新機場高速公路、膠州灣大橋膠州聯接線、董梁高速(董家口至沈海高速段)相繼建成通車,高速公路通行才能和服務質量大幅提高。現在,全市高速公路通車路程挨近870公里,高速公路和普通國省道等干線公路通車路程位居全省首位、全國同類城市前列。
但凡過往,皆為序章。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把“紐帶型”作為建造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世界大都市四個開展導向之一,把“打造世界門戶紐帶城市”作為“六個城市”定位之一,提出構建海陸空鐵“四港聯動”高效物流系統,將交通和物流系統建造上升到新的高度。
展望未來,青島將持續發揮世界性歸納交通紐帶城市優勢,環繞交通強國戰略和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建造,深化施行交通基礎設施建造三年攻堅舉動,加速建造交通強市。近期至2025年,根本完結“主城區與市內各區(市)40分鐘通勤、膠東經濟圈1.5小時靈通、國內首要航空紐帶城市3小時掩蓋”,完善世界運輸網絡布局,加速建造世界性歸納交通紐帶。遠期至2035年,建成“123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貨品流圈”,開始建成世界性歸納交通紐帶。遠景至2050年,交通運輸互聯互通和智能化、信息化、綠色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交通運輸治理系統和治理才能現代化程度進一步增強,全面建成世界性歸納交通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