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中國南山·無錫車聯網小鎮在無錫錫山區正式敞開,呈現無錫車聯網最前沿的技能和最新的成果,也為“數字錫山”建造發揮引領示范效應。
脫胎于“華夏第一縣”的錫山區,具有杰出的工業基礎。現在全區有規上工業企業1052家,規上工業產量超2000億元。面臨新一輪科技革新和工業變革,錫山區推動“制作”邁向“智造”,全力搶占制作業競爭制高點。
“推動數字經濟加速壯大和制作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既是做強實體經濟的現實需要,也是動能轉化的戰略選擇。”錫山區委書記方力表示,錫山將擁抱數字浪潮,推動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綠色化提高,讓數字經濟成為錫山轉型開展的要害增量。
位于錫北鎮的普天鐵心,是一家專門研制制作電力變壓器鐵心的企業,4000多平方米的智能化車間只有十來個工人。經過物聯網技能和軟件信息系統的歸納使用,車間完結了質料自動入庫、檢測出產一體、自動疊片、自動包裝。數據集成與數字模型的創建,不僅減少了對人工的依靠,還能精準把握工業鏈上下游信息。“采用數字化計劃后,訂單交給功率提高了50%,工藝質量提高了70%,贏利添加50%。”普天鐵心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梁林秋介紹,公司去年完結銷售16億元,本年估計可達20億元,人均產量800萬元。
現在錫山區數字經濟中心工業規上企業有115家,上半年完結經營收入216.7億元。全區共有320個項目獲評省級以上智能化示范項目,獲評省智能制作示范車間32個,省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3家,涵蓋電子信息、高端裝備、高端紡織服裝等優勢工業以及集成電路、新材料和新能源、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等新興工業。本年該區加碼數字化布局,健鼎5G集成電路板智能出產改造、德力佳風電齒輪箱出產等20個項目納入無錫市智能化建造重點項目,總投資27.55億元。在數字化加持下,錫山工業經濟堅持穩健增加,1至7月全區規上工業完結產量1232億元,增速15.4%,位列無錫全市第一。
本年以來,錫山區多次遭受疫情沖擊。得益于智能化改造,一批骨干企業展現出微弱耐性。宇壽醫療專業出產一次性無菌醫療器械產品,企業3年前就投入9000萬元,進行數字化改造,產品從接單、排產到入庫全程自動化。在企業總控室,產能完結狀況、工單狀況、車間良品率、設備故障率等實時呈現在電子大屏,一望而知。因為機器換人,工藝穩定性和質量穩定性大幅提高,產品簡直“零缺點”。“曩昔2個工人一天只能出產1萬只注射器,現在一臺機器一天能出產20萬只,頂40個工人。”公司總經理繆李平說,公司現已成長為國內最大的疫苗注射器供貨商,疫情期間產能絲毫不受影響,本年銷售可達到5億元。
打造“一流數字強區”,錫山區制定了數字經濟開展“路線圖”:到2024年,智能制作標桿累計達800個,綠色制作標桿累計達20個,全區單位工業添加值能耗下降16%,全區規上企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和綠色工廠星級管理完結全掩蓋,首先建成省智能制作先行區。
競逐數字經濟新賽道,離不開杰出的數字生態。錫山接連出臺政策文件,瞄準數字產品制作業、數字技能使用業、數字產品服務業和數字要素驅動業等主攻方向,規劃打造數字工業體系。本年該區已支持智能化改造項目123個、撥付資金3300多萬元;安排電動車職業、印刷職業等開展23場“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學習觀摩活動,提高廣大企業的數字化意識;與華為協作建立工業互聯網立異中心,推動錫山企業“上云”,帶動工業鏈上下游協同開展。
面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許多企業“不愿轉、不敢轉、不會轉”的問題,錫山區工信部分推出數字化免費確診服務。經過政府收購,該區確認7家服務商。從8月初開端,這些服務團隊深化全區400家規上企業進行實地調查研究,環繞出產車間存在的問題和實踐需求,幫助企業精準畫像,提供切實可行的數字化實施路徑。按照規劃,錫山區將用3年時間,完結悉數規上工業企業的確診服務,并“一企一策”建立數字化開展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