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了解到,《法令》共7章71條,在總則中清晰了浙江生態環境保護的理念和原則,從污染防治、碳減排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產品價值完成、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方面,對全省生態環境保護作業作出清晰法律標準。
該《法令》提出了樹立應對氣候變化作業機制、相關行業建造項目溫室氣體排放歸入環評規模、碳排放配額分配以及配額清繳等要求。為落實“雙碳”目標,《法令》要求更加注重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清晰樹立和施行全省統一的排污權有償運用和交易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法令》專設了“生態產品價值完成”一章,構建了生態產品價值完成的根本制度結構,以法治手段推動生態富民惠民,助力一起富裕示范區建造。《法令》清晰,應樹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評價機制和核算指標體系,支持有條件的地方開展林業、海洋碳匯交易,鼓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權益質押融資,樹立全省統一的生態產品經營管理平臺,推動供需對接,樹立政府主導、社會參加、市場運作、可繼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完成機制。
浙江省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一級巡視員尹林承受媒體采訪時表明,《法令》將大眾參加作為生態環境保護作業的根本原則之一,在促進全社會一起參加生態環境保護方面作了較為體系的規則,保證人民群眾在生態環境保護作業中的知情權、參加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科技日報作者:洪恒飛江耘
標簽:
生態環境
(免費聲明:
1、本網站中的文章(包含轉貼文章)的版權僅歸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權聲明的或文章從其它網站轉載而附帶有原所有站的版權聲明者,其版權歸屬以附帶聲明為準。
2、本網站轉載于網絡的資訊內容及文章,咱們會盡或許注明出處,但不掃除來源不明的情況。如果您覺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訴咱們更正。若未聲明,則視為默許。由此而導致的任何法律爭議和結果,本站不承當任何責任。
3、本網站所轉載的資訊內容,僅代表作者自己的觀念,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4、如有問題可聯系導航網編輯部,電話:010-88376188,電子郵件:bianjibu@okci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