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立異推進工業集聚、敞開協作、綠色開展
鹽城:發力“一體化”,建造長三角“金北翼”
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開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身策劃、親身布置、親身推進的重大戰略。躋身長三角中心區城市的鹽城,敏銳把握大勢、自動扛起擔當。去年11月初,在長三角一體化開展國家戰略施行三周年之際,鹽城舉行長三角一體化工業開展基地建造動員大會,環繞更好服務國家戰略、蓄力未來開展進行策劃,堅持不懈地把生態好、空間大、農業強等獨特優勢轉變為差別化競爭力。
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要害詞,環繞“一年出形象、三年大變樣、五年見成效”目標定位,鹽城立異推進工業集聚、敞開協作、綠色開展,“鏈接國際、賦能未來、引領潮流、異樣風景”的長三角“金北翼”正在加速建造。
強鏈優鏈,全面融入長三角分工體系
工業是開展內核。從單純招商向同步引入先進的理念、經歷、準則拓寬,從單方面“融入”向雙向“交融”轉變,現在的鹽城,在深度交融長三角中英勇立異。為此,鹽城全面融入長三角分工體系,自動接受長三角發達地區特別是上海“五個中心”建造、虹橋國際敞開紐帶建造的溢出效應,完成錯位協同開展。
4月24日,大豐區中汽試驗場,一期項目試驗道路總長超60公里,服務的轎車行業客戶覆蓋華東、輻射全國。2015年年末,由中國轎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投資控股的中汽研轎車試驗場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第三方轎車試驗場投運,測驗功能齊全、技術指標先進。3月8日,中汽研轎車試驗場股份有限公司在創業板上市,成為國內資本市場轎車試驗場第一股,面向長三角地區供給國際領先的第三方轎車測驗渠道。“咱們將搶抓傳統轎車向智能網聯轎車轉型的開展機會,投資建造國際一流水平的長三角(鹽城)智能網聯轎車試驗場,滿意智能網聯轎車各類封閉測驗場景需求。”中汽股份黨支部書記、總經理歐陽濤說。
在工業布局上,鹽城聚焦細分領域,梳理出晶硅光伏、風電裝備、不銹鋼、動力電池、大氣污染防治設備等5條地標性工業鏈,精密結構件、印制電路板、石油機械、糧油果蔬加工等8條優勢工業鏈,光電顯現、集成電路、工業互聯網等10條潛力工業鏈,形成“5+8+10”工業鏈梯次培養格式。
園區載體是加速建造“長三角的鹽城”的先行區。作為滬蘇兩地首個省級協作共建園區和上海市僅有市級層面與外地協作共建的開發區,滬蘇大豐工業聯動集聚區將搭建滬蘇兩地優勢互補工業開展體系,奮力打造“北上海臨港生態智造城”;常鹽工業園區緊緊環繞“制造之核”的精準定位,深度聚焦工業集群開展;蘇州鹽城沿海協作開發園區著力提高歸納競爭優勢,項目建造提質增速,開展勢頭穩中向好。
綠色打底,打造長三角獨具特征會客廳
習近平總書記在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開展座談會上著重,長三角地區是長江經濟帶的龍頭,不只要在經濟開展上走在前列,也要在生態維護和建造上帶好頭。
時刻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鹽城深知,一體化的長三角,必定是綠色美麗的長三角。擁有“國際天然遺產地”這塊國際級“金字招牌”,獲國家生態文明建造演示市稱謂,鹽城在綠色天然生態、綠色工業體系、綠色動力消費和綠色生活方式等方面體系發力,探索將更多的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582公里海岸線和680萬畝灘涂,鹽城有著豐富的可開發“風景”資源。海洋、濕地、森林三大生態體系,不只吸引了大批來自長三角的游客,仍是鹽城綠色開展的寶貴財富。同時,鹽城構建跨區域生態管理體系,提出環黃海生態經濟圈和沿黃海城市生態鏈建造的設想,加速中韓自由貿易區和中韓(鹽城)工業園建造,構建起從江蘇到黃海沿海各省,再到韓國、日本的跨區域生態協同維護格式和區域綠色經濟布局。
依托荷蘭花海、中華海棠園、斗龍港旅行休假區等旅行資源,鹽城自動對接上海的康養工業品牌資源,大力培養濕地參觀、體育休閑、生態康養、科普體會等高端旅行業態,在深入餞別“兩山”理念中,不斷放大黃海濕地國際天然遺產品牌效應,做好“生態+旅行”文章。
去年,總投資700億元的長三角(東臺)康養基地項目獲得要害發展。“咱們要將其打造成國際一流的生態濕地、全國聞名的旅行目的地、全國聞名的康養目的地、長三角聞名的健康產品集聚區和蘇滬聞名的農產品集聚區,推進文化與旅行、生態與康養交融開展,努力成為長三角地區獨具特征的會客廳和康養地。”東臺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東臺沿海經濟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呂洪濤表明。
農業出彩,供給更多“鹽”字號優質農產品
4月14日晚,東臺王青瓜果蔬菜專業協作社鋼架大棚內燈火通明,卸貨拆箱、分揀蔬菜、打包貼條……志愿者們分工明確,現場有條有理。至晚上9點,總算將當日4萬份援滬“蔬菜包”全部裝進車廂。作為長三角地區直供上海蔬菜面積最大城市,守“滬”“菜籃子”,鹽城責無旁貸。東臺、大豐、阜寧、射陽、鹽都、沿海等地供銷社紛繁申領任務,組成專班、活潑對接。
鹽城區位獨特,沃野平疇,是長三角地區面積最大、生態最好、體系最全的平原農業區,也是長三角中心區農業經濟總量僅有超千億元的城市。鹽城以占全國0.18%的土地、0.66%的犁地,生產出約占全國1.1%的糧食、1.2%的肉類、2.7%的蛋類和1.8%的水產品,是全國重要的優質農產品供給基地。隨著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全面施行,現在上海市場銷售的農副產品約10%來自鹽城,鹽城建成上海市外蔬菜主供給基地37個,占總數的近一半,年銷售額打破330億元,成為上海的“米袋子”“菜籃子”“肉盤子”。
這些年,鹽城要點打造優質糧油、綠色蔬菜、經濟林果、規劃生豬、現代禽業、特征水產等全工業鏈農業,經過北上海“飛地經濟”演示區、上海科創成果轉化基地、上海優質農產品供給基地、上海生態旅行康養基地的“一區三基地”建造,打造長三角北翼開展強勁的活潑增長極。越來越多的“鹽”字號優質農產品,被端上滬上人家的餐桌。
深融長三角,加速一體化,鹽城正加速打造對接長三角的主陣地、南北協作的新標桿,在自動融入“雙循環”新開展格式中,奮力編寫高質量開展新篇章。(來源:新華日報卞小燕祝潔)
標簽:
鹽城一體化建造
(免費聲明:
1、本網站中的文章(包括轉貼文章)的版權僅歸原作者一切,若作者有版權聲明的或文章從其它網站轉載而順便有原一切站的版權聲明者,其版權歸屬以順便聲明為準。
2、本網站轉載于網絡的資訊內容及文章,咱們會盡可能注明出處,但不排除來源不明的情況。如果您覺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訴咱們更正。若未聲明,則視為默許。由此而導致的任何法令爭議和后果,本站不承當任何職責。
3、本網站所轉載的資訊內容,僅代表作者自己的觀念,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4、如有問題可聯絡導航網編輯部,電話:010-88376188,電子郵件:bianjibu@okcis.cn)
鹽城:發力“一體化”,建造長三角“金北翼”
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開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身策劃、親身布置、親身推進的重大戰略。躋身長三角中心區城市的鹽城,敏銳把握大勢、自動扛起擔當。去年11月初,在長三角一體化開展國家戰略施行三周年之際,鹽城舉行長三角一體化工業開展基地建造動員大會,環繞更好服務國家戰略、蓄力未來開展進行策劃,堅持不懈地把生態好、空間大、農業強等獨特優勢轉變為差別化競爭力。
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要害詞,環繞“一年出形象、三年大變樣、五年見成效”目標定位,鹽城立異推進工業集聚、敞開協作、綠色開展,“鏈接國際、賦能未來、引領潮流、異樣風景”的長三角“金北翼”正在加速建造。
強鏈優鏈,全面融入長三角分工體系
工業是開展內核。從單純招商向同步引入先進的理念、經歷、準則拓寬,從單方面“融入”向雙向“交融”轉變,現在的鹽城,在深度交融長三角中英勇立異。為此,鹽城全面融入長三角分工體系,自動接受長三角發達地區特別是上海“五個中心”建造、虹橋國際敞開紐帶建造的溢出效應,完成錯位協同開展。
4月24日,大豐區中汽試驗場,一期項目試驗道路總長超60公里,服務的轎車行業客戶覆蓋華東、輻射全國。2015年年末,由中國轎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投資控股的中汽研轎車試驗場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第三方轎車試驗場投運,測驗功能齊全、技術指標先進。3月8日,中汽研轎車試驗場股份有限公司在創業板上市,成為國內資本市場轎車試驗場第一股,面向長三角地區供給國際領先的第三方轎車測驗渠道。“咱們將搶抓傳統轎車向智能網聯轎車轉型的開展機會,投資建造國際一流水平的長三角(鹽城)智能網聯轎車試驗場,滿意智能網聯轎車各類封閉測驗場景需求。”中汽股份黨支部書記、總經理歐陽濤說。
在工業布局上,鹽城聚焦細分領域,梳理出晶硅光伏、風電裝備、不銹鋼、動力電池、大氣污染防治設備等5條地標性工業鏈,精密結構件、印制電路板、石油機械、糧油果蔬加工等8條優勢工業鏈,光電顯現、集成電路、工業互聯網等10條潛力工業鏈,形成“5+8+10”工業鏈梯次培養格式。
園區載體是加速建造“長三角的鹽城”的先行區。作為滬蘇兩地首個省級協作共建園區和上海市僅有市級層面與外地協作共建的開發區,滬蘇大豐工業聯動集聚區將搭建滬蘇兩地優勢互補工業開展體系,奮力打造“北上海臨港生態智造城”;常鹽工業園區緊緊環繞“制造之核”的精準定位,深度聚焦工業集群開展;蘇州鹽城沿海協作開發園區著力提高歸納競爭優勢,項目建造提質增速,開展勢頭穩中向好。
綠色打底,打造長三角獨具特征會客廳
習近平總書記在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開展座談會上著重,長三角地區是長江經濟帶的龍頭,不只要在經濟開展上走在前列,也要在生態維護和建造上帶好頭。
時刻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鹽城深知,一體化的長三角,必定是綠色美麗的長三角。擁有“國際天然遺產地”這塊國際級“金字招牌”,獲國家生態文明建造演示市稱謂,鹽城在綠色天然生態、綠色工業體系、綠色動力消費和綠色生活方式等方面體系發力,探索將更多的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582公里海岸線和680萬畝灘涂,鹽城有著豐富的可開發“風景”資源。海洋、濕地、森林三大生態體系,不只吸引了大批來自長三角的游客,仍是鹽城綠色開展的寶貴財富。同時,鹽城構建跨區域生態管理體系,提出環黃海生態經濟圈和沿黃海城市生態鏈建造的設想,加速中韓自由貿易區和中韓(鹽城)工業園建造,構建起從江蘇到黃海沿海各省,再到韓國、日本的跨區域生態協同維護格式和區域綠色經濟布局。
依托荷蘭花海、中華海棠園、斗龍港旅行休假區等旅行資源,鹽城自動對接上海的康養工業品牌資源,大力培養濕地參觀、體育休閑、生態康養、科普體會等高端旅行業態,在深入餞別“兩山”理念中,不斷放大黃海濕地國際天然遺產品牌效應,做好“生態+旅行”文章。
去年,總投資700億元的長三角(東臺)康養基地項目獲得要害發展。“咱們要將其打造成國際一流的生態濕地、全國聞名的旅行目的地、全國聞名的康養目的地、長三角聞名的健康產品集聚區和蘇滬聞名的農產品集聚區,推進文化與旅行、生態與康養交融開展,努力成為長三角地區獨具特征的會客廳和康養地。”東臺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東臺沿海經濟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呂洪濤表明。
農業出彩,供給更多“鹽”字號優質農產品
4月14日晚,東臺王青瓜果蔬菜專業協作社鋼架大棚內燈火通明,卸貨拆箱、分揀蔬菜、打包貼條……志愿者們分工明確,現場有條有理。至晚上9點,總算將當日4萬份援滬“蔬菜包”全部裝進車廂。作為長三角地區直供上海蔬菜面積最大城市,守“滬”“菜籃子”,鹽城責無旁貸。東臺、大豐、阜寧、射陽、鹽都、沿海等地供銷社紛繁申領任務,組成專班、活潑對接。
鹽城區位獨特,沃野平疇,是長三角地區面積最大、生態最好、體系最全的平原農業區,也是長三角中心區農業經濟總量僅有超千億元的城市。鹽城以占全國0.18%的土地、0.66%的犁地,生產出約占全國1.1%的糧食、1.2%的肉類、2.7%的蛋類和1.8%的水產品,是全國重要的優質農產品供給基地。隨著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全面施行,現在上海市場銷售的農副產品約10%來自鹽城,鹽城建成上海市外蔬菜主供給基地37個,占總數的近一半,年銷售額打破330億元,成為上海的“米袋子”“菜籃子”“肉盤子”。
這些年,鹽城要點打造優質糧油、綠色蔬菜、經濟林果、規劃生豬、現代禽業、特征水產等全工業鏈農業,經過北上海“飛地經濟”演示區、上海科創成果轉化基地、上海優質農產品供給基地、上海生態旅行康養基地的“一區三基地”建造,打造長三角北翼開展強勁的活潑增長極。越來越多的“鹽”字號優質農產品,被端上滬上人家的餐桌。
深融長三角,加速一體化,鹽城正加速打造對接長三角的主陣地、南北協作的新標桿,在自動融入“雙循環”新開展格式中,奮力編寫高質量開展新篇章。(來源:新華日報卞小燕祝潔)
標簽:
鹽城一體化建造
(免費聲明:
1、本網站中的文章(包括轉貼文章)的版權僅歸原作者一切,若作者有版權聲明的或文章從其它網站轉載而順便有原一切站的版權聲明者,其版權歸屬以順便聲明為準。
2、本網站轉載于網絡的資訊內容及文章,咱們會盡可能注明出處,但不排除來源不明的情況。如果您覺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訴咱們更正。若未聲明,則視為默許。由此而導致的任何法令爭議和后果,本站不承當任何職責。
3、本網站所轉載的資訊內容,僅代表作者自己的觀念,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4、如有問題可聯絡導航網編輯部,電話:010-88376188,電子郵件:bianjibu@okci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