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車了!”12月29日上午,在東營勝利黃河大橋兩端,由中鐵十四局三公司承建的勝利黃河大橋維修改造工程項目剛剛開通運營,立刻迎來了滿懷喜悅與期待的市民乘車通行。
黃河把入海口的東營這座城市一分為二,一座橋又將兩岸的人們緊密聯結。作為位于黃河入海口的交通要道,東營勝利黃河大橋的“煥新”備受關注。作為亞洲最早、國內首座鋼斜拉橋,“服役”33年后,這座大橋從2020年11月正式進行維修改造,而且技術工藝全部是“中國制造”。
期待:不再繞高速走浮橋方便省時又省錢
“終于不用再去繞遠路走高速走浮橋了。”得知29日勝利黃河大橋通車的消息時,家住東營區的楊玉期待不已。
由于她在河口區上班,每天都要穿過黃河,繞道高速不僅繞遠,而且每天還要交高速費,每個月下來都是一筆不少的支出,“大橋通車,幾分鐘就能過河,太方便了!”不僅像楊玉一樣的上班族對通車異常期待,大橋兩岸的村民也非常期待。大橋通車了,而且還免費通行,走親戚、看老人、出去打工……都順暢多了。
至此,勝利黃河大橋維修改造任務主體工程已全部完成,比預計工期提前5個月實現通車目標。新黃河記者了解到,勝利黃河大橋收費期限已滿,此次維修改造完成后,勝利黃河大橋將免費通行,限速60公里/小時,限重49噸。
勝利黃河大橋位于東營市墾利區與利津縣交界處,大橋全長2817.46米,于1987年10月1日建成通車,已經“服役”33年。當年大橋建成后,極大緩解了東營南北跨河通道瓶頸問題。
在維修改造施工期間,勝利黃河大橋項目黨支部書記田超深深地感受到了當地居民的期待。“全封閉式施工導致南北兩岸的市民出行只能走浮橋,遇到汛期和凌期,還有每年6月下旬黃河調沙治沙的20多天,浮橋必須全部拆除,大家日常的出行會受到嚴重影響,遇到大霧天高速封閉,有些人只能繞道五六十公里走利津大橋,除了距離上的遠近,時間上的耽擱,市民平時的過路過橋費和駕車的油費,每月需要額外多支出近1800元。”田超說,正因為這座橋承載著太多東營人們的期待,所以才加班加點施工,提前5個月完成了通車目標。
煥新:更換全橋88根斜拉索沒有一粒銹渣掉進黃河
勝利黃河大橋作為全國首座雙箱鋼斜拉橋,是連接東營中心城區、廣饒縣與利津、河口等北部縣區的重要交通干道,為黃河兩岸的經濟發展打通了“任督二脈”,但經歷了33年的風吹雨打,勝利大橋已不堪重負,經全面檢測,主橋評定為四類橋,引橋評定為五類危橋,亟需維修改造。
2020年11月,中鐵十四局集團三公司中標對大橋進行維修改造。此次維修改造更換了全橋88根斜拉索。“服役”33年后,大橋經檢測索力與原設計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偏差,其中變化最大的約相當于100頭400斤重的黃牛重量。
“勝利黃河大橋維修改造核心在主橋,而主橋相關工程中,換索是最關鍵的點之一。”田超介紹,維修改造中,更換大橋88根斜拉索是最大的難點,稍有不慎將影響原橋受力結構,進而影響這座橋的質量,這種情況下,換索只能一組一組進行,而且要確保換索完成后和原橋受力結構完全一樣,這個換索難度堪比進行開顱手術,整個過程用了三個月。
而且,勝利黃河大橋所在地東營市墾利區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瀕臨渤海,夏季氣溫高、濕度大,降水集中,高溫高濕高鹽的氣候環境對橋梁鋼結構損傷極大,主梁主要受力構件鋼箱底板、節點及次要受力構件橋面板銹蝕嚴重,橋面板局部開焊,受力較差。
“即使大橋銹蝕嚴重,在維修改造施工時可以說沒有一粒銹渣掉進黃河。”項目負責人李偉介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一直是國家高度關注的大事,項目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國家標準環境管理體系,通過采用全封閉防護平臺、噴淋降水系統、環境監測系統、自吸式無塵噴砂除銹新設備等有效措施保護生態環境,控制環境污染,最大程度上防止噴砂時將磨料及廢棄物掉入黃河,防止對黃河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自豪:從國外進口到“中國制造”為“老齡化”橋梁維修積累經驗
新黃河記者了解到,33年前,勝利黃河大橋的核心技術工藝來自國外,33年后,這座大橋的維修改造,全部采用國內先進技術工藝,是“中國制造”。項目技術人員說,這也是國內橋梁技術施工不斷進步的見證。而且,在勝利黃河大橋維修改造中積累的經驗,也可以用在國內“老齡化”橋梁的維修改造中。
作為全國首座鋼斜拉橋,勝利黃河大橋對當地經濟發展、黃河兩岸往來等作出了巨大貢獻,維修改造完成后,它將重新煥發“青春”,有效緩解跨黃河交通壓力大的現狀,繼續發揮北連京津地區與東營港以及油田大部分油區,南連油田基地、濟青高速公路及膠東地區的重要交通干道作用,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安全暢通的交通環境,助力地方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讓這座黃河三角洲的城市不再“一分為二”。來源:舜網-濟南時報
標簽:
東營勝利黃河大橋
(免費聲明:
1、本網站中的文章(包括轉貼文章)的版權僅歸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權聲明的或文章從其它網站轉載而附帶有原所有站的版權聲明者,其版權歸屬以附帶聲明為準。
2、本網站轉載于網絡的資訊內容及文章,我們會盡可能注明出處,但不排除來源不明的情況。如果您覺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更正。若未聲明,則視為默許。由此而導致的任何法律爭議和后果,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
3、本網站所轉載的資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4、如有問題可聯系導航網編輯部,電話:010-88376188,電子郵件:bianjibu@okci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