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點菜” 政府接單
沈陽121個老舊小區改造悉數問需于民
記者李浩 攝
121個老舊小區已悉數出場施工,估計9月末悉數竣工,改造后的老舊小區力求達到功用完善、環境整齊、辦理有序、安全舒適的改造規范。8月18日,記者從沈陽市房產局得悉,沈陽市的老舊小區改造已進入沖刺階段。
依據國務院2020年7月下發的《關于全面推動鄉鎮老舊小區改造作業的指導定見》要求,沈陽市經過對先進地區的實地調研和對居民定見的征求,出臺了《沈陽市老舊小區改造(園區內)三年行動作業計劃》,計劃使用三年時間,將全市未改造的1723個老舊小區歸入改造計劃,逐年進行改造。
121個老舊小區改造 估計9月末悉數竣工
2021年沈陽市計劃改造老舊小區121個,涉及11個區(縣)。改造重點杰出“一拆五改三添加”,即重在撤除違章建筑;重在施行“上改下”線纜管線入地改造、建筑屋面防水和節能改造、各類地下管線改造、路途改造、綠地改造;重在添加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等服務用房、添加休閑座椅等“城市家具”和城市書屋日子文娛設備、添加消防和監控等安全設備。改造內容分為基礎類、完善類、提高類和后續辦理類。其中基礎類是必改項目,完善類是可改項目,提高類是宜改項目。截至目前,121個老舊小區已悉數出場施工,估計9月末悉數竣工,改造后的老舊小區力求達到功用完善、環境整齊、辦理有序、安全舒適的改造規范。
完成大眾“點菜” 政府接單的機制創新
為做好老舊小區改造作業,進一步提高居民幸福指數,沈陽市完成由大眾“點菜”政府接單的機制創新,依據居民定見和日常訴求構成項目改造計劃并逐級申報。針對居民改造定見和建議集中的項目,依據實際情況歸入改造范圍,合理規劃、科學施行,提高了居民對改造作業的滿意度;推廣“公民規劃師”準則,結合小區歷史人文背景、園區環境特色、居民定見建議等進行規劃,做到因地制宜,一個小區構成一張規劃圖紙。例如大東發放查詢問卷810份,舉行座談會4次、現場走訪26次,搜集定見354條,在規劃中充分體現居民志愿,使公民規劃師和專業規劃緊密結合;實行旁站式監理、主材檢測、“拉練式”檢查、居民回訪等準則,嚴把工程質量。對發現的問題建立整改臺賬,期限整改。同時,市老舊小區改造領導小組建立“一評雙考兩揭露”的監督機制,月通報、季觀摩、年考評,在園區內設置公示板,揭露市區兩級監督電話,隨時承受居民監督,打通聯絡大眾的“最后一米”。
“四個堅持” 推動老舊小區改造作業
為推動老舊小區改造作業更好更快發展,沈陽市房產局制定了一系列作業機制,進一步推動老舊小區改造不斷提高,為城市建造補短板、添動力,增強公民大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堅持與居民志愿相結合,推廣“公民規劃師”形式,建立政府統籌安排、居民全程參加的作業機制。堅持以公民為中心,充分發揮居民的主導作用,激發居民參加改造的積極性,從居民最關懷最直接最實際的利益出發,推廣“公民規劃師”形式,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將居民最關懷、最直接、最實際的需求歸入改造內容。
二是堅持與基礎設備、背街小巷、公共服務設備改造相同步,建立完好寓居社區的建造機制。強化規劃引領,建立城市更新理念,整體規劃、整體推動、整體檢驗,各類管線規整(入地),融入海綿城市改造理念,探索城市更新的“有機”之道。經過改造和建造老舊小區及周邊的養老、托育、助餐等社區專項服務設備,把社區衛生、文化活動、城市書房等“短板”考慮好、謀劃好、解決好,使老舊小區配套更完善、寓居更舒適、日子更便利。
三是堅持條抓塊保,區域負責,建立項目審批高效、作業導則規范、配套方針精準的保證機制。建立“市級統籌規劃、區級執行執行、相關部分配合”的作業形式,條抓塊保、統籌協調;制定作業導則,明確改造內容、規范和技術要求;精簡審批事項和環節,構建快速審批流程,提高項目審批功率;積極探索完善相關支撐方針,為老舊小區供給作業方針保證。
四是堅持改管偏重,執行后續辦理,健全造血功用,建立一次改造,長期保持的辦理機制。健全底層黨安排領導,構建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住宅區監督小組共同參加的“四位一體”新體制。(來歷: 沈陽日報記者 張曉寧)
標簽:
老舊小區改造
(免費聲明:
1、本網站中的文章(包括轉貼文章)的版權僅歸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權聲明的或文章從其它網站轉載而順便有原所有站的版權聲明者,其版權歸屬以順便聲明為準。
2、本網站轉載于網絡的資訊內容及文章,咱們會盡或許注明出處,但不掃除來歷不明的情況。如果您覺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訴咱們更正。若未聲明,則視為默許。由此而導致的任何法令爭議和結果,本站不承當任何職責。
3、本網站所轉載的資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念,與本網站態度無關。
4、如有問題可聯絡導航網編輯部,電話:010-88376188,電子郵件:bianjibu@okcis.cn)
沈陽121個老舊小區改造悉數問需于民
記者李浩 攝
121個老舊小區已悉數出場施工,估計9月末悉數竣工,改造后的老舊小區力求達到功用完善、環境整齊、辦理有序、安全舒適的改造規范。8月18日,記者從沈陽市房產局得悉,沈陽市的老舊小區改造已進入沖刺階段。
依據國務院2020年7月下發的《關于全面推動鄉鎮老舊小區改造作業的指導定見》要求,沈陽市經過對先進地區的實地調研和對居民定見的征求,出臺了《沈陽市老舊小區改造(園區內)三年行動作業計劃》,計劃使用三年時間,將全市未改造的1723個老舊小區歸入改造計劃,逐年進行改造。
121個老舊小區改造 估計9月末悉數竣工
2021年沈陽市計劃改造老舊小區121個,涉及11個區(縣)。改造重點杰出“一拆五改三添加”,即重在撤除違章建筑;重在施行“上改下”線纜管線入地改造、建筑屋面防水和節能改造、各類地下管線改造、路途改造、綠地改造;重在添加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等服務用房、添加休閑座椅等“城市家具”和城市書屋日子文娛設備、添加消防和監控等安全設備。改造內容分為基礎類、完善類、提高類和后續辦理類。其中基礎類是必改項目,完善類是可改項目,提高類是宜改項目。截至目前,121個老舊小區已悉數出場施工,估計9月末悉數竣工,改造后的老舊小區力求達到功用完善、環境整齊、辦理有序、安全舒適的改造規范。
完成大眾“點菜” 政府接單的機制創新
為做好老舊小區改造作業,進一步提高居民幸福指數,沈陽市完成由大眾“點菜”政府接單的機制創新,依據居民定見和日常訴求構成項目改造計劃并逐級申報。針對居民改造定見和建議集中的項目,依據實際情況歸入改造范圍,合理規劃、科學施行,提高了居民對改造作業的滿意度;推廣“公民規劃師”準則,結合小區歷史人文背景、園區環境特色、居民定見建議等進行規劃,做到因地制宜,一個小區構成一張規劃圖紙。例如大東發放查詢問卷810份,舉行座談會4次、現場走訪26次,搜集定見354條,在規劃中充分體現居民志愿,使公民規劃師和專業規劃緊密結合;實行旁站式監理、主材檢測、“拉練式”檢查、居民回訪等準則,嚴把工程質量。對發現的問題建立整改臺賬,期限整改。同時,市老舊小區改造領導小組建立“一評雙考兩揭露”的監督機制,月通報、季觀摩、年考評,在園區內設置公示板,揭露市區兩級監督電話,隨時承受居民監督,打通聯絡大眾的“最后一米”。
“四個堅持” 推動老舊小區改造作業
為推動老舊小區改造作業更好更快發展,沈陽市房產局制定了一系列作業機制,進一步推動老舊小區改造不斷提高,為城市建造補短板、添動力,增強公民大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堅持與居民志愿相結合,推廣“公民規劃師”形式,建立政府統籌安排、居民全程參加的作業機制。堅持以公民為中心,充分發揮居民的主導作用,激發居民參加改造的積極性,從居民最關懷最直接最實際的利益出發,推廣“公民規劃師”形式,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將居民最關懷、最直接、最實際的需求歸入改造內容。
二是堅持與基礎設備、背街小巷、公共服務設備改造相同步,建立完好寓居社區的建造機制。強化規劃引領,建立城市更新理念,整體規劃、整體推動、整體檢驗,各類管線規整(入地),融入海綿城市改造理念,探索城市更新的“有機”之道。經過改造和建造老舊小區及周邊的養老、托育、助餐等社區專項服務設備,把社區衛生、文化活動、城市書房等“短板”考慮好、謀劃好、解決好,使老舊小區配套更完善、寓居更舒適、日子更便利。
三是堅持條抓塊保,區域負責,建立項目審批高效、作業導則規范、配套方針精準的保證機制。建立“市級統籌規劃、區級執行執行、相關部分配合”的作業形式,條抓塊保、統籌協調;制定作業導則,明確改造內容、規范和技術要求;精簡審批事項和環節,構建快速審批流程,提高項目審批功率;積極探索完善相關支撐方針,為老舊小區供給作業方針保證。
四是堅持改管偏重,執行后續辦理,健全造血功用,建立一次改造,長期保持的辦理機制。健全底層黨安排領導,構建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住宅區監督小組共同參加的“四位一體”新體制。(來歷: 沈陽日報記者 張曉寧)
標簽:
老舊小區改造
(免費聲明:
1、本網站中的文章(包括轉貼文章)的版權僅歸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權聲明的或文章從其它網站轉載而順便有原所有站的版權聲明者,其版權歸屬以順便聲明為準。
2、本網站轉載于網絡的資訊內容及文章,咱們會盡或許注明出處,但不掃除來歷不明的情況。如果您覺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訴咱們更正。若未聲明,則視為默許。由此而導致的任何法令爭議和結果,本站不承當任何職責。
3、本網站所轉載的資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念,與本網站態度無關。
4、如有問題可聯絡導航網編輯部,電話:010-88376188,電子郵件:bianjibu@okci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