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能見綠、樓前有花園、停車按規范、養老有驛站,本市又一個近50歲“高齡”社區在改造中完成更新。日前,石景山區古城南路社區老舊小區歸納整治工程正式竣工,12項改造內容為老樓增色添彩。古城南路社區也同步啟動正式物業服務,用“管家式”服務來維持老樓活力。
屋頂冒泡
高齡老樓住戶不敢出遠門
五層高、紅磚墻、窄窗戶,緊鄰長安街的古城南路社區是一處有歷史的老地方。“1972年我住進這里時,周邊還沒什么高樓,一眨眼,49年過去了。”今年77歲的李阿姨,愛稱自己是社區的“原始戶”。
當年能住進員工樓,她是喜;如今她卻是怕。“積年累月,樓內的上下水管道全老化了,樓上一洗衣服,我的房頂就往外冒泡沫。”李阿姨說,她從不敢出遠門,就怕出門久了家里會被淹。
“管網破舊、上下水堵漏、車輛亂停亂放、雜物隨意堆積……這些問題已困擾社區居民多年。”首開集團首華物業古城南路社區項目經理汪楊記住,按非經營性資產項目接管古城南路社區后,第一次垃圾清運就從邊邊角角清理出20車垃圾。
怎么改動社區面貌?咨詢居民志愿后,2019年,古城南路社區被歸入北京老舊小區歸納整治名單,并于2020年啟動改造工作。
破“四大難”
12項改造內容均是居民所想
社區日子涉及方方面面,老樓改造改什么?這是正式開工前必須要摸清的問題。2020年5月,由大街辦牽頭,居委會、物業方和施工方一起組成的調研小組,開端對全院1788戶居民進行“地毯式”入戶調研,搜集上來居民“四大難”:上下水堵塞難、停車難、綠洲維護難、路途排水難。
“居民最難的便是必須改的。”按照居民志愿,古城南路社區終究確定了12項改造內容,包含樓本體室內上下水管替換、室外弱電飛線入地、清除私裝地鎖、補建綠化、完善公共照明、增建養老服務、補建停車位等,既有根底項改造,也有居民自選項改造。
停車位不行,經過對社區內部路途資源的合理規劃與使用,能夠“擠”;路途排水難,經過增設蓄水池、改用透水磚等,能夠“疏”;綠洲維護難,經過增派人手、改種綠植種類,能夠“改”;可上下水堵塞難,只要一條路——替換管道。
“一個單元門有一家住戶不同意,就替換不了,直到做通一切人的工作。”汪楊指著一張鱗次櫛比的社區單元布局圖說,用了半年時刻,調研小組將絕大多數代表房間的數字前貼上了綠色標簽,代表居民同意替換上下水管道。
引進物業
四個“一點”減輕居民負擔
老舊小區想繼續活力,在于改、更在管。2020年,北京市在《老舊小區歸納整治工作方案》中提出,要做好前期準備,抓好進程辦理,探索老舊小區歸納整治后的長效辦理機制。古城南路社區的改造,也從一開端就明確要建管偏重,多半住戶簽字同意引進規范化物業辦理。
根據第三方公司的評價,古城南路社區的物業費規范定為每月1.68元/平方米。但是,半輩子沒交過物業費的老居民,怎么一下接受付費買服務的理念?按照“產權單位擔一點、政府資金獎一點、居民個人出一點、公共收益收一點”的四個“一點”形式,多方分管后,老員工在初期僅需付出每月0.4元/平方米的物業費。
公共收益的那一點從哪兒出?記者了解到,古城南路社區將過去閑置低效的自行車棚,盤活成可補齊社區日子短板的配套設備,如便民超市、養老驛站、主食廚房、兒童活動角,由此得到的公共收益用于反哺物業。“以后,咱一老一小的需求都能在社區內處理了。”李阿姨開心腸說,街坊四鄰將更像一家人。來歷:北京日報
標簽:
老樓改造
(免費聲明:
1、本網站中的文章(包含轉貼文章)的版權僅歸原作者一切,若作者有版權聲明的或文章從其它網站轉載而附帶有原一切站的版權聲明者,其版權歸屬以附帶聲明為準。
2、本網站轉載于網絡的資訊內容及文章,咱們會盡或許注明出處,但不排除來歷不明的狀況。如果您覺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訴咱們更正。若未聲明,則視為默許。由此而導致的任何法律爭議和后果,本站不承當任何職責。
3、本網站所轉載的資訊內容,僅代表作者自己的觀念,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4、如有問題可聯系導航網編輯部,電話:010-88376188,電子郵件:bianjibu@okcis.cn)
屋頂冒泡
高齡老樓住戶不敢出遠門
五層高、紅磚墻、窄窗戶,緊鄰長安街的古城南路社區是一處有歷史的老地方。“1972年我住進這里時,周邊還沒什么高樓,一眨眼,49年過去了。”今年77歲的李阿姨,愛稱自己是社區的“原始戶”。
當年能住進員工樓,她是喜;如今她卻是怕。“積年累月,樓內的上下水管道全老化了,樓上一洗衣服,我的房頂就往外冒泡沫。”李阿姨說,她從不敢出遠門,就怕出門久了家里會被淹。
“管網破舊、上下水堵漏、車輛亂停亂放、雜物隨意堆積……這些問題已困擾社區居民多年。”首開集團首華物業古城南路社區項目經理汪楊記住,按非經營性資產項目接管古城南路社區后,第一次垃圾清運就從邊邊角角清理出20車垃圾。
怎么改動社區面貌?咨詢居民志愿后,2019年,古城南路社區被歸入北京老舊小區歸納整治名單,并于2020年啟動改造工作。
破“四大難”
12項改造內容均是居民所想
社區日子涉及方方面面,老樓改造改什么?這是正式開工前必須要摸清的問題。2020年5月,由大街辦牽頭,居委會、物業方和施工方一起組成的調研小組,開端對全院1788戶居民進行“地毯式”入戶調研,搜集上來居民“四大難”:上下水堵塞難、停車難、綠洲維護難、路途排水難。
“居民最難的便是必須改的。”按照居民志愿,古城南路社區終究確定了12項改造內容,包含樓本體室內上下水管替換、室外弱電飛線入地、清除私裝地鎖、補建綠化、完善公共照明、增建養老服務、補建停車位等,既有根底項改造,也有居民自選項改造。
停車位不行,經過對社區內部路途資源的合理規劃與使用,能夠“擠”;路途排水難,經過增設蓄水池、改用透水磚等,能夠“疏”;綠洲維護難,經過增派人手、改種綠植種類,能夠“改”;可上下水堵塞難,只要一條路——替換管道。
“一個單元門有一家住戶不同意,就替換不了,直到做通一切人的工作。”汪楊指著一張鱗次櫛比的社區單元布局圖說,用了半年時刻,調研小組將絕大多數代表房間的數字前貼上了綠色標簽,代表居民同意替換上下水管道。
引進物業
四個“一點”減輕居民負擔
老舊小區想繼續活力,在于改、更在管。2020年,北京市在《老舊小區歸納整治工作方案》中提出,要做好前期準備,抓好進程辦理,探索老舊小區歸納整治后的長效辦理機制。古城南路社區的改造,也從一開端就明確要建管偏重,多半住戶簽字同意引進規范化物業辦理。
根據第三方公司的評價,古城南路社區的物業費規范定為每月1.68元/平方米。但是,半輩子沒交過物業費的老居民,怎么一下接受付費買服務的理念?按照“產權單位擔一點、政府資金獎一點、居民個人出一點、公共收益收一點”的四個“一點”形式,多方分管后,老員工在初期僅需付出每月0.4元/平方米的物業費。
公共收益的那一點從哪兒出?記者了解到,古城南路社區將過去閑置低效的自行車棚,盤活成可補齊社區日子短板的配套設備,如便民超市、養老驛站、主食廚房、兒童活動角,由此得到的公共收益用于反哺物業。“以后,咱一老一小的需求都能在社區內處理了。”李阿姨開心腸說,街坊四鄰將更像一家人。來歷:北京日報
標簽:
老樓改造
(免費聲明:
1、本網站中的文章(包含轉貼文章)的版權僅歸原作者一切,若作者有版權聲明的或文章從其它網站轉載而附帶有原一切站的版權聲明者,其版權歸屬以附帶聲明為準。
2、本網站轉載于網絡的資訊內容及文章,咱們會盡或許注明出處,但不排除來歷不明的狀況。如果您覺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訴咱們更正。若未聲明,則視為默許。由此而導致的任何法律爭議和后果,本站不承當任何職責。
3、本網站所轉載的資訊內容,僅代表作者自己的觀念,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4、如有問題可聯系導航網編輯部,電話:010-88376188,電子郵件:bianjibu@okci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