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鈉離子概念開盤大漲。到發稿,中鹽化工、華陽股份、圣陽股份等一字漲停,欣旺達、南風化工等也紛紛走強。音訊面上,5月21日寧德年代董事長曾毓群在股東大會上表明,寧德年代的鈉離子電池技能已經成熟,將于2021年7月份左右發布。
鈉電池即將發布
5月21日,寧德年代召開2020年度股東大會。據媒體報道,寧德年代董事長曾毓群在會上談起了漲價:“鈷被炒起來了,大家就去搞無鈷;鎳被炒高了,大家就都不要鎳,但鋰還在……如果誰在咱們這兒拼命亂漲價,咱們會把他們掃除在外。”
一起曾毓群也提到:“咱們的技能也在發展,咱們的鈉電池已經成熟了,氯化鈉炒不起來,鹽許多。”據其泄漏,寧德年代將于本年7月前后發布鈉電池。
關于鈉離子電池的成本問題,他表明,由于是新式的電池技能,鈉離子電池不是剛推出來就很便宜,因為現在的供應鏈規模還很小,不行成熟,鈉離子電池可能比鋰離子電池貴一些。
不過華金證券的研報指出,鈉離子電池有三大優勢。第一大優勢就是存量豐厚,鈉是地殼中第六豐厚的元素,地球中的鈉含量占比約2.5%-3.0%,大約是鋰元素的1000倍。
一起,鈉離子不會與鋁構成合金,所以鈉電池的負極可以用金屬鋁箔作為集流體,雙鋁集流體不存在過放電問題。此外,鈉鹽的電導率高于鋰鹽,因而鈉離子電池可以采用低濃度的電解液來降低成本。
也有不少“缺點”
雖然看起來很夸姣,但鈉電池還是存在不少“缺點”,比如在能量密度上低于鋰電池,實踐成本偏高等等。
據介紹,鈉電池的均勻能量密度在90-150Wh/Kg,比較鋰電池的250Wh/Kg,能量密度偏小。依照鋰電池250Wh/Kg能量密度核算,則鋰電池的重量為400公斤,鈉電池以150Wh/Kg核算,重量會添加至約650公斤。分析以為關于乘用車輕量化的要求而言,商用化的可能性不大。
因而,鈉基電池的代替場景在于部分儲能和兩輪車小動力電池范疇。對比鋰離子和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由于能量密度偏低,鈉電池適用于類似于現在使用磷酸鐵鋰電池的場景。這些包含短程電動汽車、儲能體系(ESS)、電力公司的備用電源等。
另一方面,現在鈉離子電池實踐成本仍較高,超過1元/Wh。未來規模化量產后成本會有下降,但相同的鋰電池通過技能發展也有成本下降空間。東北證券以為,當前鈉電池實踐生產成本并無顯著優勢。雖然采用相對廉價的金屬可降低質料成本,但低能量密度意味著更多的輔材和制造成本。
此外,不少組織研報中還指出,鈉離子電池由于離子半徑大于鋰離子,導致鈉離子無法嵌入石墨材料,只能采用能量密度較低的硬碳或其他負極材料。相同由于鈉離子的半徑較大,影響鈉離子電池充、放電速率,并且也導致電池可逆性差,能量密度利用率低,多次充放電后的能量密度下降速度快。
或可用于儲能商場代替
該組織以為,鈉電仍處于產業化初期,產業化之后有望完成對部分低能量密度的動力鋰電池商場和儲能商場完成代替。
據悉鈉離子電池并非新技能,相關研究起步較早且已有實踐使用,不存在所謂“突破性”創新,更多是技能的迭代。相關個股方面,華創證券在研報中提及中鹽化工、圣陽股份等。
其間,中鹽化工的金屬鈉產能為6.5萬噸,占全球產能的41.8%,規模優勢明顯。圣陽股份與院士工作站等單位聯合開發高環保、高循環性鈉離子電池,已通過試驗階段。上市公司欣旺達儲藏鈉離子電池補鈉的方法及鈉離子電池發明專利技能。
站在當前時點來看,東北證券則表明,鈉電池對鋰電池的代替性實踐上很微弱。考慮到鈉儲量比鋰豐厚,應當注重鈉電池作為技能儲藏、保證能源安全的戰略意義,但不該過分高估其商業價值。
華金證券以為,鈉離子電池技能是鋰離子電池的有效彌補,但考慮到其理論能量密度低于三元鋰電池,該短板或將導致鈉離子電池永遠無法在高端車型上完成大規模的使用。鈉離子電池有望在儲能商場和低端動力電池商場對鋰離子電池完成部分代替。
國泰君安證券表明,我國鋰資源70%都需要進口,鈉離子電池是對鋰離子電池的支撐和保證。發展鈉離子電池的主要場景是基站、電動自行車等對能量密度需求不高的范疇,未來有望具有成本低、安全性好等優勢。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標簽:
鈉電池
(免費聲明:
1、本網站中的文章(包含轉貼文章)的版權僅歸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權聲明的或文章從其它網站轉載而順便有原所有站的版權聲明者,其版權歸屬以順便聲明為準。
2、本網站轉載于網絡的資訊內容及文章,咱們會盡可能注明出處,但不掃除來源不明的情況。如果您覺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通知咱們更正。若未聲明,則視為默許。由此而導致的任何法令爭議和后果,本站不承擔任何職責。
3、本網站所轉載的資訊內容,僅代表作者自己的觀念,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4、如有問題可聯系導航網編輯部,電話:010-88376188,電子郵件:bianjibu@okcis.cn)
鈉電池即將發布
5月21日,寧德年代召開2020年度股東大會。據媒體報道,寧德年代董事長曾毓群在會上談起了漲價:“鈷被炒起來了,大家就去搞無鈷;鎳被炒高了,大家就都不要鎳,但鋰還在……如果誰在咱們這兒拼命亂漲價,咱們會把他們掃除在外。”
一起曾毓群也提到:“咱們的技能也在發展,咱們的鈉電池已經成熟了,氯化鈉炒不起來,鹽許多。”據其泄漏,寧德年代將于本年7月前后發布鈉電池。
關于鈉離子電池的成本問題,他表明,由于是新式的電池技能,鈉離子電池不是剛推出來就很便宜,因為現在的供應鏈規模還很小,不行成熟,鈉離子電池可能比鋰離子電池貴一些。
不過華金證券的研報指出,鈉離子電池有三大優勢。第一大優勢就是存量豐厚,鈉是地殼中第六豐厚的元素,地球中的鈉含量占比約2.5%-3.0%,大約是鋰元素的1000倍。
一起,鈉離子不會與鋁構成合金,所以鈉電池的負極可以用金屬鋁箔作為集流體,雙鋁集流體不存在過放電問題。此外,鈉鹽的電導率高于鋰鹽,因而鈉離子電池可以采用低濃度的電解液來降低成本。
也有不少“缺點”
雖然看起來很夸姣,但鈉電池還是存在不少“缺點”,比如在能量密度上低于鋰電池,實踐成本偏高等等。
據介紹,鈉電池的均勻能量密度在90-150Wh/Kg,比較鋰電池的250Wh/Kg,能量密度偏小。依照鋰電池250Wh/Kg能量密度核算,則鋰電池的重量為400公斤,鈉電池以150Wh/Kg核算,重量會添加至約650公斤。分析以為關于乘用車輕量化的要求而言,商用化的可能性不大。
因而,鈉基電池的代替場景在于部分儲能和兩輪車小動力電池范疇。對比鋰離子和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由于能量密度偏低,鈉電池適用于類似于現在使用磷酸鐵鋰電池的場景。這些包含短程電動汽車、儲能體系(ESS)、電力公司的備用電源等。
另一方面,現在鈉離子電池實踐成本仍較高,超過1元/Wh。未來規模化量產后成本會有下降,但相同的鋰電池通過技能發展也有成本下降空間。東北證券以為,當前鈉電池實踐生產成本并無顯著優勢。雖然采用相對廉價的金屬可降低質料成本,但低能量密度意味著更多的輔材和制造成本。
此外,不少組織研報中還指出,鈉離子電池由于離子半徑大于鋰離子,導致鈉離子無法嵌入石墨材料,只能采用能量密度較低的硬碳或其他負極材料。相同由于鈉離子的半徑較大,影響鈉離子電池充、放電速率,并且也導致電池可逆性差,能量密度利用率低,多次充放電后的能量密度下降速度快。
或可用于儲能商場代替
該組織以為,鈉電仍處于產業化初期,產業化之后有望完成對部分低能量密度的動力鋰電池商場和儲能商場完成代替。
據悉鈉離子電池并非新技能,相關研究起步較早且已有實踐使用,不存在所謂“突破性”創新,更多是技能的迭代。相關個股方面,華創證券在研報中提及中鹽化工、圣陽股份等。
其間,中鹽化工的金屬鈉產能為6.5萬噸,占全球產能的41.8%,規模優勢明顯。圣陽股份與院士工作站等單位聯合開發高環保、高循環性鈉離子電池,已通過試驗階段。上市公司欣旺達儲藏鈉離子電池補鈉的方法及鈉離子電池發明專利技能。
站在當前時點來看,東北證券則表明,鈉電池對鋰電池的代替性實踐上很微弱。考慮到鈉儲量比鋰豐厚,應當注重鈉電池作為技能儲藏、保證能源安全的戰略意義,但不該過分高估其商業價值。
華金證券以為,鈉離子電池技能是鋰離子電池的有效彌補,但考慮到其理論能量密度低于三元鋰電池,該短板或將導致鈉離子電池永遠無法在高端車型上完成大規模的使用。鈉離子電池有望在儲能商場和低端動力電池商場對鋰離子電池完成部分代替。
國泰君安證券表明,我國鋰資源70%都需要進口,鈉離子電池是對鋰離子電池的支撐和保證。發展鈉離子電池的主要場景是基站、電動自行車等對能量密度需求不高的范疇,未來有望具有成本低、安全性好等優勢。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標簽:
鈉電池
(免費聲明:
1、本網站中的文章(包含轉貼文章)的版權僅歸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權聲明的或文章從其它網站轉載而順便有原所有站的版權聲明者,其版權歸屬以順便聲明為準。
2、本網站轉載于網絡的資訊內容及文章,咱們會盡可能注明出處,但不掃除來源不明的情況。如果您覺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通知咱們更正。若未聲明,則視為默許。由此而導致的任何法令爭議和后果,本站不承擔任何職責。
3、本網站所轉載的資訊內容,僅代表作者自己的觀念,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4、如有問題可聯系導航網編輯部,電話:010-88376188,電子郵件:bianjibu@okci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