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核電有限公司近來發布數據,海陽核電一期工程2臺機組累計發電量已打破500億千瓦時,適當于代替標煤155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000萬噸。目前,2臺機組“火力全開”滿功率運轉,在推動動力綠色轉型中展現擔任作為、貢獻山東核電力量。
海陽核電作為山東首個建造并投入商運的核電站,一期2臺機組自2018年10月、2019年1月投運發電以來,清潔高效、安全穩定,非化石動力的優越性充沛顯現。同時,厚實推動核能歸納使用,創始國內核能零碳供熱商用先河,建成國際首個水熱同產同送演示工程,邁出核能歸納使用全國第一步,蹚出一條核能高質量發展“山東途徑”。點評方針到達杰出值
“海陽核電一期工程采用先進的非能動三代核電技能,單機容量為125萬千瓦,2019年、2020年核電設備使用小時數分別為8296小時、7620小時,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這充沛反映出核電在優化計劃停堆和降低非計劃能量損失上已躋身全國前列。”省動力局發展規劃處負責人介紹說,項目建成投運以來,堅持安全至上、質量為先,狠抓生產體系安全高效運轉,狠抓核能安全文化建造,圓滿完成兩臺機組初次換料大修,近兩個燃料循環周期運轉業績位居國際前列。
WANO(國際核電運營者協會)方針是國際上用以衡量核電廠發電、運轉、檢修、安全等方面歸納業績的方針,直觀反映核電廠的整體運轉業績。根據國際核電運營者協會發布的2020年國際核電WANO歸納指數排名,全球398臺參與點評的核電機組平均值為86.7分,海陽核電2號機組取得滿分100分,1號機組取得99分,均走在國際前列。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第一季度,海陽核電1、2號機組14項WANO點評方針悉數到達杰出值。減碳適當造林4.6個泰山
“海陽核電3000畝廠區,生長著‘鳥中熊貓’震旦鴉雀、白頭鵯、斑鶇鳥、北紅尾鴝、戴勝等野生動植物。每年冬天,‘鳥浪’涌現,成為許多留鳥過冬的‘棲息地’。”據海陽核電負責人介紹,2臺機組投運兩年來,政府及企業24小時在線監測核電站周邊輻射水平,各方監測數據表明,周邊環境放射性水平與運轉前的本底數據比較沒有改變,還帶來顯著減碳效益。
最新數據顯示,海陽核電一期工程平均年發電量達200億千瓦時,年減排二氧化碳1600余萬噸,適當于栽培闊葉林4.4萬公頃,可掩蓋4.6個泰山林地面積。此外,海陽核電通過熱電聯產方式,以“零碳”排放的優勢,使居民在享受綠色電力、清潔供熱的同時,還可縱情鑒賞綠草如茵、碧浪金沙、云水相映、海天一色、風景如畫的大美海陽。核能歸納使用“加快跑”
繼國家“十四五”規劃對山東核能歸納使用先進經驗給予“點名”后,山東聚集北方冬天取暖、濱海城市缺水等民生問題,推動核能歸納使用“加快跑”,加快核能供熱、海水淡化、水熱同產同送等項目研制。
依托海陽核電一期工程,2019年建成全國首個核能商用供熱項目,被國家動力局命名為“國家動力核能供熱商用演示工程”。2019年、2020年兩個供暖季為周邊70萬平方米區域累計供熱273天,節約標煤2.24萬噸,居民遍及反映核能供熱清潔低碳、安全可靠。目前,二期450萬平方米供熱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建造推動,估計本年供暖季完成海陽城區“零碳”供暖全掩蓋。
2021年5月11日,“水熱同產同送”科技演示工程在海陽核電基地建成投運,這是我省核能歸納使用的再次打破。該工程拓寬熱法海水淡化技能新應用,通過核能“先發電、后制水、再供暖”三級高效使用,創始“零碳”供熱、“零能耗”制水新時代,大幅提高核能使用功率,降低供熱供水成本,對全國加快核能歸納使用、同步處理濱海城市清潔取溫暖淡水需求等民生問題貢獻了“山東計劃”“山東智慧”。
下一步,我省將持續發揮核能綠色低碳、清潔高效的優勢,加快推動海陽、榮成等既有核電廠址的開發建造及歸納使用,探究布局一批核能海水淡化、制氫等演示項目,加大遠距離、大規模供熱供水等課題攻關,在膠東具備條件地區廣泛推廣應用,全力為社會貢獻清潔的電、零碳的暖、純潔的水、綠色的氫,助力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方針完成。大眾日報 作者:張思凱
海陽核電作為山東首個建造并投入商運的核電站,一期2臺機組自2018年10月、2019年1月投運發電以來,清潔高效、安全穩定,非化石動力的優越性充沛顯現。同時,厚實推動核能歸納使用,創始國內核能零碳供熱商用先河,建成國際首個水熱同產同送演示工程,邁出核能歸納使用全國第一步,蹚出一條核能高質量發展“山東途徑”。點評方針到達杰出值
“海陽核電一期工程采用先進的非能動三代核電技能,單機容量為125萬千瓦,2019年、2020年核電設備使用小時數分別為8296小時、7620小時,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這充沛反映出核電在優化計劃停堆和降低非計劃能量損失上已躋身全國前列。”省動力局發展規劃處負責人介紹說,項目建成投運以來,堅持安全至上、質量為先,狠抓生產體系安全高效運轉,狠抓核能安全文化建造,圓滿完成兩臺機組初次換料大修,近兩個燃料循環周期運轉業績位居國際前列。
WANO(國際核電運營者協會)方針是國際上用以衡量核電廠發電、運轉、檢修、安全等方面歸納業績的方針,直觀反映核電廠的整體運轉業績。根據國際核電運營者協會發布的2020年國際核電WANO歸納指數排名,全球398臺參與點評的核電機組平均值為86.7分,海陽核電2號機組取得滿分100分,1號機組取得99分,均走在國際前列。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第一季度,海陽核電1、2號機組14項WANO點評方針悉數到達杰出值。減碳適當造林4.6個泰山
“海陽核電3000畝廠區,生長著‘鳥中熊貓’震旦鴉雀、白頭鵯、斑鶇鳥、北紅尾鴝、戴勝等野生動植物。每年冬天,‘鳥浪’涌現,成為許多留鳥過冬的‘棲息地’。”據海陽核電負責人介紹,2臺機組投運兩年來,政府及企業24小時在線監測核電站周邊輻射水平,各方監測數據表明,周邊環境放射性水平與運轉前的本底數據比較沒有改變,還帶來顯著減碳效益。
最新數據顯示,海陽核電一期工程平均年發電量達200億千瓦時,年減排二氧化碳1600余萬噸,適當于栽培闊葉林4.4萬公頃,可掩蓋4.6個泰山林地面積。此外,海陽核電通過熱電聯產方式,以“零碳”排放的優勢,使居民在享受綠色電力、清潔供熱的同時,還可縱情鑒賞綠草如茵、碧浪金沙、云水相映、海天一色、風景如畫的大美海陽。核能歸納使用“加快跑”
繼國家“十四五”規劃對山東核能歸納使用先進經驗給予“點名”后,山東聚集北方冬天取暖、濱海城市缺水等民生問題,推動核能歸納使用“加快跑”,加快核能供熱、海水淡化、水熱同產同送等項目研制。
依托海陽核電一期工程,2019年建成全國首個核能商用供熱項目,被國家動力局命名為“國家動力核能供熱商用演示工程”。2019年、2020年兩個供暖季為周邊70萬平方米區域累計供熱273天,節約標煤2.24萬噸,居民遍及反映核能供熱清潔低碳、安全可靠。目前,二期450萬平方米供熱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建造推動,估計本年供暖季完成海陽城區“零碳”供暖全掩蓋。
2021年5月11日,“水熱同產同送”科技演示工程在海陽核電基地建成投運,這是我省核能歸納使用的再次打破。該工程拓寬熱法海水淡化技能新應用,通過核能“先發電、后制水、再供暖”三級高效使用,創始“零碳”供熱、“零能耗”制水新時代,大幅提高核能使用功率,降低供熱供水成本,對全國加快核能歸納使用、同步處理濱海城市清潔取溫暖淡水需求等民生問題貢獻了“山東計劃”“山東智慧”。
下一步,我省將持續發揮核能綠色低碳、清潔高效的優勢,加快推動海陽、榮成等既有核電廠址的開發建造及歸納使用,探究布局一批核能海水淡化、制氫等演示項目,加大遠距離、大規模供熱供水等課題攻關,在膠東具備條件地區廣泛推廣應用,全力為社會貢獻清潔的電、零碳的暖、純潔的水、綠色的氫,助力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方針完成。大眾日報 作者:張思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