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全球唯一能夠量產EUV光刻機的荷蘭巨頭阿斯麥,被禁止向中國出口EUV光刻機。
這導致我國半導體產業在高精度工藝的研發攻關上陷入無法預計時長的瓶頸期。除非阿斯麥獲得出口許可,否則中國只能自主研發EUV光刻機來打破技術壟斷。
受此影響,近年來業內外對有關國產光刻機的消息非常重視。日前,一家中國企業宣布光刻機項目實現突破的新聞,便引起了業內的討論。
5月27日證券時報消息,大族激光在互動平臺中透露,公司的光刻機項目已經實現小批量銷售。
不過,大族激光生產的光刻機,不同于阿斯麥的光刻機。筆者了解到,大族激光研發的光刻機分辨率為3-5微米,主要被應用于分立器件、LED領域。
而阿斯麥的光刻機主要被應用于半導體芯片的制造。兩者之間區別較大,不過大族激光在光刻機方面的突破,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國產光刻機實現進口替代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光刻機項目只是大族激光近年來拓展的“副業”。在主營業務上,大族激光早已打破海外的技術壟斷,助力中國激光技術走向世界。
公開資料顯示,大族激光的發展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96年。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及二十一世紀初期,我國的激光技術遠遠落后于海外,核心技術上更是受制于人。
但國內工業生產升級進程的加快,需要中國盡快掌握先進、自主化的激光技術。就是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大族激光展開了對核心技術的攻關。
時至今日,大族激光已經成為國內激光設備最齊全、細分行業經驗最豐富的公司。
而之所以大族激光能夠從小廠房到行業龍頭,筆者認為。除了政府的鼎力支持以及市場利好之外,還要歸功于大族激光在技術研發上的堅持以及大范圍擴張、完善產業鏈布局的發展戰略。
據筆者了解到,早在2007年大族激光便先后投資了多家相關企業,壯大公司在LED業務上的規模。2016年,該公司又通過一系列的投資和收購,完善了對機器人產業鏈的布局。
當市場鋪開后,大族激光的資源優勢和規模效應得以體現,并在市場份額上與IPG并列世界第三。
不過,大族激光雖然排名靠前,但市場占有率只有9%。這意味著,我國在激光技術和設備市場仍然需要下大功夫。
文/諦林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來源:騰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