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貴州以融合應用為關鍵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
5月19日,記者走進貴安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園C4棟3樓,生產線上,工作人員正在為高性能服務器產品投產進行生產設備調試工作。
“這是我們的國產自主創新服務器生產線,全部投產后能夠日產約200臺服務器,后期將根據市場需求量逐步增加生產線。”貴州云上鯤鵬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汪卓說,他們將攜帶相關產品亮相2021數博會。
從2020年8月13日貴州省政府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貴陽簽署共建鯤鵬產業生態戰略合作協議開始,九個月時間,鯤鵬科技在貴州完成從簽約到布局到項目施工再到調試生產線的“四大步”,每一步都將為項目今后正式運營后引入上下游企業,帶動產業聚集提供重要的支撐。
這其中,由拓維信息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云上貴州大數據(集團)有限公司、貴安新區產業發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組建的貴州云上鯤鵬科技有限公司功不可沒。
“我們致力于成為‘立足貴州,輻射西南區域乃至全國’的行業一體化解決方案及服務提供商,一體化發展路徑將為貴州大數據產業建設提供更為充沛的動力,全面助力貴州數字經濟產業騰飛。”貴州云上鯤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向靜說。
鯤鵬入黔,注入的是新計算、新產業、新生態、新動能。
而數字產業化的發展也讓貴州更多本土大數據企業乘“云”而上、騰“云”而起。
貴州航天云網科技有限公司自2015年12月成立5年以來,已形成較大規模,累計實現營收超10億元,平臺運營和市場拓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如今,貴州‘工業云’累計覆蓋企業及個人用戶超17萬戶,還建成運營了4個區域級平臺及近10個行業級平臺,累計推動700余家企業深度應用云服務,帶動近3000家企業信息和產品能力上云,并先后獲得近20項國家級試點示范及優秀案例。”公司董事長楊靈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作為貴州發展大數據“輪船”的首批“乘客”——貴陽朗瑪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早已在大數據的“藍海”中破浪前行。
國內唯一連續4年上榜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的“互聯網+醫療”企業;搭建“39健康醫療服務平臺”;開發出“拉雅”醫療級智能穿戴檢測設備……
“成績的取得不僅因為我們有勇立潮頭敢為先,乘風破浪正當時的氣魄,更因為我們站在貴州發展大數據的‘風口浪尖’之上!”公司董事長王偉深情地說,未來,我們還將以堅定為老百姓提供普惠、便捷的優質醫療資源服務為目標,繼續深耕互聯網醫療領域,以智慧醫療的形式助力提升民生福祉保障水平。
當前,大數據已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生產要素和社會基礎性戰略資源,一個全新的大數據時代正在向我們大踏步地走來。
貴州是全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一直以來,不斷通過大力發展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新興產業,以數字產業化為引領,以融合應用為關鍵,促進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電信業等一系列數字經濟指標實現加速增長。
數據顯示,2020年,貴州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軟件業務收入增長26.3%,高于全國平均增速13.2個百分點;電子信息制造業加快結構調整,智能電視、電子元件等產品產量快速增長;電信業務總量、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1%、5.6%。
同時,面向央企、互聯網和大數據頭部企業開展招商,引進24家骨干企業,引進產業鏈配套項目180個,簽約金額460億元,一批高質量數字經濟企業落地全省各地。
此外,“百企引領”儲備重點企業項目330個,120個企業項目入選優秀產品和應用解決方案,引進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105家。
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2021年,貴州還將全力壯大軟件開發、信息技術服務、信息系統集成等重點產業,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強化重點企業重大項目服務和引進,聚焦培育一批重點產業生態,為全省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來源: 貴州日報記者 曾帥)
——貴州以融合應用為關鍵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
5月19日,記者走進貴安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園C4棟3樓,生產線上,工作人員正在為高性能服務器產品投產進行生產設備調試工作。
“這是我們的國產自主創新服務器生產線,全部投產后能夠日產約200臺服務器,后期將根據市場需求量逐步增加生產線。”貴州云上鯤鵬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汪卓說,他們將攜帶相關產品亮相2021數博會。
從2020年8月13日貴州省政府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貴陽簽署共建鯤鵬產業生態戰略合作協議開始,九個月時間,鯤鵬科技在貴州完成從簽約到布局到項目施工再到調試生產線的“四大步”,每一步都將為項目今后正式運營后引入上下游企業,帶動產業聚集提供重要的支撐。
這其中,由拓維信息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云上貴州大數據(集團)有限公司、貴安新區產業發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組建的貴州云上鯤鵬科技有限公司功不可沒。
“我們致力于成為‘立足貴州,輻射西南區域乃至全國’的行業一體化解決方案及服務提供商,一體化發展路徑將為貴州大數據產業建設提供更為充沛的動力,全面助力貴州數字經濟產業騰飛。”貴州云上鯤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向靜說。
鯤鵬入黔,注入的是新計算、新產業、新生態、新動能。
而數字產業化的發展也讓貴州更多本土大數據企業乘“云”而上、騰“云”而起。
貴州航天云網科技有限公司自2015年12月成立5年以來,已形成較大規模,累計實現營收超10億元,平臺運營和市場拓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如今,貴州‘工業云’累計覆蓋企業及個人用戶超17萬戶,還建成運營了4個區域級平臺及近10個行業級平臺,累計推動700余家企業深度應用云服務,帶動近3000家企業信息和產品能力上云,并先后獲得近20項國家級試點示范及優秀案例。”公司董事長楊靈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作為貴州發展大數據“輪船”的首批“乘客”——貴陽朗瑪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早已在大數據的“藍海”中破浪前行。
國內唯一連續4年上榜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的“互聯網+醫療”企業;搭建“39健康醫療服務平臺”;開發出“拉雅”醫療級智能穿戴檢測設備……
“成績的取得不僅因為我們有勇立潮頭敢為先,乘風破浪正當時的氣魄,更因為我們站在貴州發展大數據的‘風口浪尖’之上!”公司董事長王偉深情地說,未來,我們還將以堅定為老百姓提供普惠、便捷的優質醫療資源服務為目標,繼續深耕互聯網醫療領域,以智慧醫療的形式助力提升民生福祉保障水平。
當前,大數據已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生產要素和社會基礎性戰略資源,一個全新的大數據時代正在向我們大踏步地走來。
貴州是全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一直以來,不斷通過大力發展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新興產業,以數字產業化為引領,以融合應用為關鍵,促進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電信業等一系列數字經濟指標實現加速增長。
數據顯示,2020年,貴州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軟件業務收入增長26.3%,高于全國平均增速13.2個百分點;電子信息制造業加快結構調整,智能電視、電子元件等產品產量快速增長;電信業務總量、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1%、5.6%。
同時,面向央企、互聯網和大數據頭部企業開展招商,引進24家骨干企業,引進產業鏈配套項目180個,簽約金額460億元,一批高質量數字經濟企業落地全省各地。
此外,“百企引領”儲備重點企業項目330個,120個企業項目入選優秀產品和應用解決方案,引進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105家。
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2021年,貴州還將全力壯大軟件開發、信息技術服務、信息系統集成等重點產業,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強化重點企業重大項目服務和引進,聚焦培育一批重點產業生態,為全省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來源: 貴州日報記者 曾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