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簽約儀式現場。記者趙偉攝
11月11日,云南省昆明空港經濟區舉行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簽約項目共有18個,投資協議總金額約46億元。分別涵蓋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飛機維修、醫療器械、文體旅游等產業。
優質營商環境筑巢引鳳
作為國家級新區——云南滇中新區的直管區,空港經濟區是滇中新區開發建設的核心區和引爆點,也是中國(云南)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的聯動發展區域,目前已和官渡區、昆明綜合保稅區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信息互通的聯動發展格局。
近年來,空港經濟區堅持“產業帶動、組團發展、產城融合”的發展定位,以建設國際航空大都市核心區為目標,主導臨空經濟、航空服務、商貿物流、高新精輕制造、綜合保稅等產業,推動片區開發建設,致力于把空港建設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互聯互通樞紐、信息物流中心和臨空產業聚集地。
企業家的嗅覺似乎更靈敏一些。“空港經濟區的投資軟環境很好,關鍵是空港經濟區黨工委、管委會高度重視,扶持政策到位,規劃能考慮長遠,我們投資這里也更加有信心。”云南聯通新通信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溫濤說,伴隨昆明市與滇中新區的整體發展步伐,空港經濟區進入了新型城市化發展的新階段,營商和投資環境不斷優化,展現出了勃勃生機和更持久的發展潛力。
觀察人士認為,此次18個項目的集中簽約,體現了投資者對空港經濟區營商環境的高度認可,同時也將進一步帶動區域經濟、文化及配套產業的增長。
今年,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支持滇中新區深化改革創新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給予滇中新區更大發展自主權,為滇中新區發展注入持續動力,助推滇中新區加快成為全省經濟區發展的發動機、改革創新的新引擎、開放開發的新高地。作為滇中新區開發建設的主戰場,這一系列政策的出臺,使空港經濟區在推動實體經濟提質增效、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培育壯大臨空產業、創新體制機制等方面獲得了更大的支持,將有效推動空港經濟區加快高質量跨越發展。
狠抓實干培育壯大臨空產業
簽約儀式上,昆明綜保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官渡區委書記,空港經濟區黨工委書記和麗川表示,空港經濟區是臨空經濟和臨空產業發展的沃土。長期以來,空港經濟區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找差距、定措施、補缺口,聚焦聚力招商引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狠抓項目建設,積極培育和壯大臨空產業。
空港經濟區管委會主任魏乾介紹,近年來,空港經濟區緊緊圍繞國家、省、滇中新區重大決策部署,堅持創新引領、開放崛起,主要指標快速增長,基礎設施逐漸完善,園區建設初見成效,社會民生持續改善,城市形象逐漸顯現,新320國道、小龍高速、長水航城18班幼兒園、42班小學等基礎設施和民生保障項目陸續建成投入使用。區域內水、電、路、氣、排污、教育、醫療等公共配套設施日益完善,生產生活更加便利。
招商引資方面,空港經濟區積極嘗試網絡招商推介,充分利用新媒體開展招商引資宣傳,堅持領導帶隊外出招商。今年,分別赴北京、上海、廈門、成都等地招商9次,截至目前,拜訪和洽談企業318家次。推進項目建設方面,在主攻大項目上不動搖,培植規模產業上不放松,挖掘潛力上不停步,形成了以臨空產業園、航空物流園、空港商務區、綜合保稅區、小哨國際新城為重點的連片開發格局。
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深化“放管服”,提升開辦企業便利度,踐行“貼心式、保姆式、點對點、主動式、全流程、全方位”的服務理念,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積極落實減稅降費和產業扶持政策。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空港經濟區研究制定《空港經濟區鼓勵臨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扶持辦法》,有效促進臨空經濟發展,加快推動產業聚集。結合轄區企業意見,為空港經濟區的投資者帶來更強有力的扶持力度與真金白銀的“興業禮包”。
為高質量跨越發展提供動力
當前,正是空港經濟區創業、發展的良好機遇期,發展定位高,產業承載力強,先后吸引了京東方、中國國藥集團、中鐵電建、京東、普羅斯、香港泉康、海誠集團等一大批項目落戶空港,產業新城正在形成,空港經濟區正朝著建設國際航空大都市核心區的發展定位昂首闊進。
空港的發展與轄區企業休戚與共、互利共贏。空港經濟區各級各部門將進一步提升項目服務保障水平,強化項目全過程跟蹤服務,對項目推進中的難點、焦點問題,及時研究對策抓落實,積極創造條件,形成合力促進簽約項目落地、落地項目開工、開工項目投產,推動產業發展提質增效。同時在優化營商環境和強化招商引資上持續發力,積極營造重商、親商、扶商、愛商、敬商的發展環境。集中力量引進在產業鏈構建中起關鍵作用的旗艦型企業和重大項目,補齊產業發展短板,以項目建設促進投資,為推動高質量跨越發展提供動力。( 來源: 昆明日報 記者 任翊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