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aodiaoseav.com/file/upload/202009/23/094247741.jpg)
9月21日,位于湖南高橋大市場的非洲咖啡街。該咖啡街將致力打造非洲咖啡集散中心和非洲產品聚集中心。
湖南日報記者 辜鵬博 通訊員 羅匯芳 攝影報道
湖南日報記者 周月桂
9月21日,國務院發布了《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根據《方案》,湖南自貿試驗區總面積119.76平方公里。“《方案》最大的特色和亮點,一是確定了長沙、岳陽、郴州三個亮點特色片區,二是明確了‘一產業、一園區、一走廊’三大戰略任務。”省商務廳廳長徐湘平對《方案》進行了解讀。
長沙、岳陽和郴州三大片區各有特色
根據《中國(湖南)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湖南自貿試驗區片區共分為長沙(79.98平方公里)、岳陽(19.94平方公里)、郴州(19.84平方公里)三大片區。三大片區的劃分,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湖南自貿試驗區三大片區,依托各自區位和優勢產業,各有特色。湖南自貿試驗區結合自身優勢,體現國家差異化試驗、制度性開放的戰略需求。
一是立足湖南區位。湖南是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過渡帶”和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的“結合部”,向北連通長江中游城市群,向南對接珠三角沿海經濟帶。三大片區的劃分,將中國最具開放潛力和開放活力的兩大經濟板塊緊密聯系在一起,成為聯通兩條經濟主軸重要經濟走廊,能更好地發揮湖南“一帶一部”的區位優勢。
二是發揮片區優勢。三大片區,從全省的角度來看,各有特色。長沙是湖南的省會,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長江經濟帶中心城市之一、“一帶一部”首位城市,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優勢明顯。岳陽是湖南的“北大門”,湖南唯一沿長江城市、長江中游及洞庭湖最大的水上物資過駁基地,航運物流等臨港經濟較為發達。郴州是湖南的“南大門”,也是中部地區對接粵港澳的最前沿,更是珠三角產業轉移進入中西部地區最直接、最便捷的通道之一,其有色金屬加工、寶玉石加工產業是特色優勢產業。
三是緊扣戰略定位。湖南自貿試驗區的戰略定位是“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聯通長江經濟帶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投資貿易走廊、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和內陸開放新高地。”三大片區的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方向方面:長沙片區對接“一帶一路”建設,突出臨空經濟,重點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電子商務、農業科技等產業,打造全球高端裝備制造業基地、內陸地區高端現代服務業中心、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和中部地區崛起增長極。岳陽片區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突出臨港經濟,重點發展航運物流、電子商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打造長江中游綜合性航運物流中心、內陸臨港經濟示范區。郴州片區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突出湘港澳直通,重點發展有色金屬加工、現代物流等產業,打造內陸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和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重要平臺以及湘粵港澳合作示范區。
提出7大領域121項制度創新試驗任務
湖南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中根據戰略定位和總體目標,有針對性地設定了7大領域的試驗內容。
其中,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投資領域改革方面分別有14項和7項試驗任務,將努力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在競爭政策、投資便利化等領域形成有國際競爭力的制度創新成果。
在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和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兩個領域分別有28項和20項試驗任務,將逐步實現貿易便利、金融服務完善、監管安全高效、輻射帶動作用突出的高標準高質量自由貿易園區的預定目標。
方案在打造聯通長江經濟帶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投資貿易走廊方面提出了24條具體任務,通過深入對接長江經濟帶、實現湘粵港澳服務業聯動發展、暢通國際化發展通道、優化承接產業轉移布局等方面試驗任務,推動形成中部地區新的增長極。
方案通過探索中非經貿合作新路徑新機制領域的12項試驗任務,推動建設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拓展中非地方合作,探索形成中國地方對非經貿合作“湖南模式”。
方案立足于湖南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基礎,通過打造高端裝備制造業基地、支持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等16項試驗任務,支持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在全國范圍內首次提出了11項改革事項
湖南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在全國范圍內首次提出了11項改革事項:
(1)支持區內企業開展深加工結轉,優化出口退稅手續。
(2)支持開展礦石混配業務,完善倉儲、分銷、加工及配送體系。
(3)支持將中國(湖南)國際礦物寶石博覽會天然礦晶展品(含寶石同名稱用于觀賞類的礦晶)按觀賞類標本晶體歸類。
(4)探索建設國際郵件、國際快件和跨境電商進出境一體化設施。
(5)放寬外商設立投資性公司申請條件,申請前一年外商投資者的資產總額降為不低于2億美元,取消對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境內已設立外商投資企業的數量要求。
(6)對自貿試驗區內發生的保稅貨物轉賣給予外匯收支結算便利。
(7)完善跨境電商收付匯制度,允許區內跨境電商海外倉出口企業根據實際銷售情況回款,按規定報告出口與收匯差額。
(8)研究開展高鐵快運。
(9)建設非洲在華非資源性產品集散和交易中心。
(10)積極探索開展中非易貨貿易。
(11)統籌對非援助等有關資源,支持湖南依托人力資源培訓資質單位,重點實施對非人力資源培訓有關項目,助推對非經貿合作。
特色試點任務服務國家戰略
湖南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充分考慮黨中央、國務院對自貿試驗區的定位和要求,結合自身特點,提出特色試點任務,積極進行差別化探索,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
一是“一帶一路”倡議。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全球形勢深刻變化、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戰略意義。作為國家戰略構想的內陸核心經濟腹地,湖南將依托自貿試驗區建設,發揮好相關政策優勢,挖掘合作潛力,加強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務實合作,打造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
二是中部崛起戰略。中部地區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區位決定了其在全國發展“大棋盤”中的特殊地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部地區發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引領中部崛起戰略實施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湖南是中部地區重要省份,在推動中部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有基礎、有優勢、有條件,可率先成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長極。
三是加快制造業強國。實施制造業強國戰略,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主動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戰略選擇,是實現經濟穩增長、調結構、提質增效的客觀要求。湖南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湖南實施制造強國戰略主力軍作用,加快實現制造大省向制造強省的新跨越,打造全球高端裝備制造業基地。
四是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湖南是長江經濟帶沿線省份,湖南自貿試驗區中的長沙和岳陽屬于長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借助自貿試驗區,湖南在引領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動能引領轉型發展、創新體制機制推動區域合作等方面開展先行先試,助推發展。
五是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謀劃、部署、推動的國家戰略,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舉措。湖南自貿試驗區尤其是郴州片區優勢明顯,與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合作基礎良好,承接產業轉移的空間充裕,具備大規模承接產業轉移的基本條件,可大力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推動先進制造業全產業鏈對接,打造內陸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和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重要平臺以及湘粵港澳合作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