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與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寶武”)簽署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太鋼集團”)股權劃轉協議,推進太鋼集團與中國寶武的聯合重組。
這是繼重組馬鋼、實際控制重鋼之后,中國寶武推出的又一重大重組舉措,離實現“億噸寶武”戰略和“全球鋼鐵業引領者”的愿景目標更進一步。這也引發了各方對于中國鋼鐵業加快兼并重組,扭轉行業集中度偏低狀況的關注。
上市公司太鋼不銹發布的公告顯示,根據8月21日簽署的《山西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關于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股權無償劃轉協議》,山西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將向中國寶武無償劃轉其持有的太鋼集團51%的股權。劃轉完成后,中國寶武將成為太鋼集團的控股股東,山西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持有太鋼集團股權的比例將由100%降至49%。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寶武由原寶鋼集團有限公司和武漢鋼鐵(集團)公司聯合重組而成,于2016年12月1日揭牌成立,是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企業。2019年,中國寶武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實現鋼產量9546萬噸,營業總收入5522億元,利潤總額345.3億元,位列《財富》世界500強第111位。
太鋼集團是集鐵礦采掘和鋼鐵生產、加工、配送、貿易為一體的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也是全球不銹鋼行業領軍企業,具備年產1294萬噸鋼(其中450萬噸為不銹鋼)的生產能力,可生產不銹鋼、碳鋼和復合板材三大系列產品。太鋼集團2019年資產總額1284.7億元,實現粗鋼產量1086萬噸,營業收入797億元,利潤總額35.13億元。
實施聯合重組后,中國寶武將加快實現“億噸寶武”戰略和“全球鋼鐵業引領者”的愿景目標。太鋼集團將在山西省和中國寶武的共同支持下,快速實現協同效應,激發企業的活力和動力,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提升綜合競爭能力,鞏固全球不銹鋼領軍企業地位,實現更高質量發展,力爭5年內建設成為中國寶武不銹鋼產業一體化運營的旗艦平臺公司、全球最具競爭力的不銹鋼全產業鏈企業。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李新創表示,當前,中國鋼產量全球占比超過50%,全球鋼產量前50名鋼鐵企業中,中國鋼鐵企業多達28家,產業影響力巨大。中國寶武與太鋼集團的聯合重組,對于打造世界鋼鐵旗艦企業,引領我國由鋼鐵大國發展成為鋼鐵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上述聯合重組還需上報國務院國資委批準,并履行相關監管審查等程序。
“從全球并購重組周期、鋼鐵產業內在規律和企業發展需求角度看,推進我國鋼鐵企業兼并重組是大勢所趨。”李新創指出,我國鋼鐵企業數量眾多,但集中度一直處于較低水平,嚴重制約了我國鋼鐵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從國家層面看,產業政策明確要求要提高產業集中度,組建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鋼鐵企業集團。從行業層面看,鋼鐵企業數量多、經營分散的市場格局是價格戰、同質化等無序競爭的根源。
近年來,國內鋼企并購重組、區域整合步伐加快。山西支持山西建龍、晉鋼集團等龍頭企業加快整合省內存量產能。河北邯鄲提出,通過兼并重組,2020年將鋼鐵企業數量由17家整合為8家。江蘇徐州計劃將18家鋼鐵企業優化整合形成2家大型鋼鐵聯合企業,2020年實現鋼鐵產能下降30%以上的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鋼鐵行業集中度仍偏低,與行業有序發展和產業政策的要求仍然有較大差距。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已將“加快推進兼并重組,優化產業組織結構”作為推動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工作之一。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沈彬日前強調,鋼鐵行業要加快兼并重組步伐,構建分工協作、有效競爭、共同發展的產業格局,注重提高協同應對市場危機的能力,打造不同層級的優勢企業集團,培育具有全球影響力、區域號召力、專業影響力的龍頭企業,推動國際產能合作,促進全球鋼鐵治理。
當前,鋼鐵業兼并重組加速態勢明顯,但鋼鐵企業重組存在的“規模情結”“重重組、輕整合”等問題,也需有關方面加以重視。“應以‘高質量’思維推進鋼鐵企業兼并重組,提升中國鋼鐵產業國際競爭力。”李新創分析指出,鋼鐵企業重組應在規模擴張的基礎上,尊重鋼鐵產業發展規律,從單一化的擴大規模變成“擴大規模+提高質量”,從一般性的兼并重組變成“兼并重組+整合提升”。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