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國際市場波動等不利因素的多重沖擊下,國內工程機械行業呈現出逆勢增長的良好勢頭。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納入統計的12種主要工程機械產品的銷售量同比增長14.4%,出口銷量同比增長2.06%。挖掘機、裝載機、壓實機械和混凝土機械等工程機械產品產量全面增長,挖掘機和混凝土機械產量的增長更是超過20%。
多位受訪專家表示,工程機械逆市飄紅的背后有著幾大重要邏輯支撐。
一方面,工程機械行業在經歷了2011-2015年的“大滑坡”后,正處于行業上行周期區間。且與上一輪復蘇主要由投資驅動不同,本輪復蘇以產品更新換代為主導,疊加房地產投資較好、人力替代加快、環保趨嚴等多因素驅動。中航證券研報顯示,以挖掘機為例,目前市場保有量約150萬臺,其中國二及以下設備超50萬臺,隨著排放標準的提高,換機需求有望為工程機械企業新機銷售注入額外拉動力。
另一方面,受近年來國家持續推動逆周期調節影響,基礎設施投資力度不減。徐工集團相關分析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全國共有28個省市區公布2020年重大項目投資規劃,總投資額約63萬億,同比增加約2.7萬億;各地區2020年計劃完成約9.7萬億,粗略計算同比增速可達到6.7%,帶動工程機械市場需求。今年各地大力推動的“新基建”也為工程機械行業帶來了新機遇,如“新基建”集中的高鐵、5G通訊,特高壓電網等領域,往往需要能適應特定工況的機械開展施工。“過去說基建托底,但‘新基建’不僅是給工程機械行業帶來訂單,更會托舉行業的智能化轉型升級。”三一重機副總經理陳家元說。
同時,在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消費升級大趨勢不變情況下,農村、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采取機器換人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促進工程機械銷售。事實上,今年上半年以來已經不時傳出挖掘機、泵車、攪拌車等產品斷貨的新聞。徐工集團一位負責人表示,以起重機為例,該公司大部分型號產品都出現脫銷,訂單已經排到了下半年。
在市場大形勢刺激下,具備規模優勢、渠道優勢、資金優勢的龍頭企業們表現尤其搶眼。華安證券研報顯示,2020 年上半年,三一、徐工挖機累計銷量分別為43476、27537臺,同比增速分別為24.23%、43.73%,均超過行業增速24.21%,市占率分別為25.51%、16.16%。
但是,調研中不少業內人士也表示出了對未來的擔憂。
一是核心零部件進口難題。盡管國內工程機械行業已取得長足進展,不斷有“首臺套”產品推出,但一些關鍵零部件依舊高度依賴進口。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工程機械零部件進口額為9.25億美元,同比下降14.7%,占進口總額的50.1%。有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國外一些關鍵零部件“運輸貴”“進不來”,且難以短時間內找到替代產品,最終會影響企業產品產量。
二是國內市場過度競爭的風險。如當前挖掘機產銷量實現超預期增長,但價格競爭也隨之而來,尤其是產品門檻較低的小挖市場,“價格戰”尤其激烈。如果工程機械外貿訂單難以在短時間內回升,這種非理性競爭的行為和手段,有可能進一步傳導到門檻較高的中挖和大挖市場,這將對整個產業帶來負面影響。同時,若按工程機械行業自2016年下半年復蘇至今算,已有4年時間,即便算上疫情影響,預計到2023、2024年間也會再次進入下行區間,需要盡早做好準備。
業內人士表示,面對不確定,兩大方向蘊含投資潛力。
其一是抓住國際化不松勁。“想成為世界級企業,僅依靠中國市場是不行的,一定要服務全球客戶。”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民說。歐美市場的高標準、高市場競爭性是倒逼企業成長的重要因素,“堅持開放政策,建設良性競爭市場,有利于打造有生命力的企業。”
不單是通過國際競爭攀高產業鏈,隨著歐美等發達國家基礎設施翻新需求的增加,國際市場有望迎來快速增長態勢,在產品數字化升級、性價比等方面走在前列的中國工程機械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事實上,不少中國企業已經在提前布局。近年來三一通過加快在印度、美國等地建設工廠、組建本土化團隊、開展全球化采購等辦法,不但降低了貿易摩擦帶來的不利影響,也推動企業加快國際市場開拓。今年上半年,三一在泰國、印尼都出現了100%的增長,就連美國市場也實現了正增長。“我們已經在準備產能,不單單是賣產品,更是希望通過國際化推動整個行業的升級。”陳家元說。
其二是關鍵零部件進口替代。華安證券研報顯示,2017年以來,國產品牌市場占有率已逐步超過外資品牌。今年上半年國產品牌市占率達到68.84%,同比提升 7.05%。這其中,國產關鍵零部件競爭力提升的作用不容小覷。
“疫情給了我們進口替代的機會。”國內液壓零部件重要供應商,恒立液壓科技副總經理王斌說,該公司目前在挖掘機專用油缸產品的市場占有率超過50%,近期推出的多路閥新產品更是憑借比肩國際先進的性能和質量,銷量同比翻番。
陳家元等業內人士紛紛表示,在當前外部經濟發展不確定性增強情況下,還是要繼續加強國際合作推動關鍵技術的研發攻關,加強企業智能化改造來降本增效,這既有利于在行業上行中搶抓市場,也有利于在行業下行中做好防御。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