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生態環境“新基建”機遇,華為與湖南航天電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今天簽署合作協議,推出聯合開發的新一代“華為PC500環務通智能監控系統”,增強環境監測能力,實現污染源頭防控。這是華為首次與湖南環保企業合作。
環境監測監管目前主要依賴人工排查分析,而“環務通”融合了AI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可以低成本實現對流域、河道排污口、水源地,以及養殖場、醫院、小區、景區、工業園區等污水處理設施項目的全過程監控。
記者看到,“環務通”如同一個盒子,比普通筆記本電腦略大。這樣的“盒子”可以安裝在路邊一根立桿上,通過各類傳感器對聲音、水位、溫度、濁度、雨量等各種信息進行智能采集,數據上傳到華為云,經過智能分析,產生邊界模型,自動篩選異常數據,然后將數據結果及時發送到手機APP或電腦上。
據介紹,“環務通”在線監控系統已完成軟硬件研發和樣本點建設,經專家認定,填補了行業多數據監控的空白。衡陽縣已完成“環務通”整體布局。今年疫情期間,該縣生態環境部門工作人員不用到現場,就可實時監控醫院、養殖企業等點位的廢水排放情況。
湖南航天電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華表示,5G、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生態環保領域大有可為,助推污染防治從末端治理向過程排查和源頭防控轉變。
湖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