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產和消費國,我國近年來積極發展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以應對氣候變化、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降低石油對外依存度。在交通運輸領域,燃料電池汽車可以有效緩解因燃油車油耗及碳排放較高帶來的能源及環保壓力,同時長續航里程、快速加注、高功率密度、低溫自啟動等特點使其在長途、重載、商用領域和寒冷地區等場景中擁有可觀的應用前景,可與純電動汽車互補,共同推動我國交通電動化進程。
我國長期以來對電動汽車技術研發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自21世紀初即開始規劃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與“十三五”計劃期間政策支持層層遞進,不斷推進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確立了到2020年實現批量生產和規模化示范應用的目標。
近期,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華通,證券代碼:688339)登陸上交所科創板。作為專注于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研發及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億華通具備自主核心知識產權,率先實現了發動機系統及燃料電池電堆的批量國產化,產品目前主要應用于客車、物流車等商用車型。一直以來,億華通致力于成為國際領先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供應商。登陸資本市場之后,億華通也將持續釋放行業新動能,開啟發展新征途。
專注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率先實現批量國產化
作為專注于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研發及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億華通核心產品為自主研發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同時應客戶需求銷售燃料電池系統軟件及零部件等。此外,億華通為進入燃料電池領域的部分整車企業等提供技術開發及服務。
縱觀行業,國內燃料電池汽車市場商業化才剛剛進入起步階段。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中國市場銷售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數量分別為1272輛、1527輛和2737輛,億華通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銷量分別為192臺、303臺和498臺,是中國燃料電池從技術研發、示范運營到核心技術產業化進程的推動者和見證者。
自成立以來,億華通持續致力于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的研發及產業化。經歷了技術探索階段(2012年~2015年)、技術推廣階段(2016年~2018年),并即將進入技術大規模產業化階段(2019年-)。
2019年度,億華通共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4941.29萬元,在國內率先開啟了氫燃料電池發動機批量商業化的進程。億華通位于張家口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生產基地一期工程已建成投產,一期項目已具備2000臺/年的生產能力,未來隨著二期項目建設完成億華通將具備年產10000臺的生產能力。
在生產方面,國內燃料電池行業沒有成熟的產業經驗,億華通依靠長期以來的經驗積累摸索出一整套關鍵工藝技術和專用裝備。其自主開發的年產2000套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半自動化生產線于2017年正式投產,實現了從小批量示范產品到批量生產線產品的跨越。未來,隨著張家口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生產基地二期工程落地,生產線自動化水平還將繼續提升,標準化程度的提高將進一步提升產品一致性,同時規模效應也將進一步降低燃料電池產業化成本。
在示范運營和商業化推廣方面,億華通先后參與了北京市科委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重大項目示范運營,億華通與國內知名的商用車企業宇通客車、北汽福田、中通客車、蘇州金龍以及申龍客車等建立了深入的合作關系,搭載億華通發動機系統的燃料電池客車先后在北京、張家口、上海、鄭州、蘇州等地上線運營。
其中,張家口公交公司于2018年陸續引進了174輛燃料電池公交車均配套億華通發動機系統,歷經了該地區冬季低溫環境的嚴苛考驗,累計運營里程已經超過850萬公里,是億華通商業化推廣的標桿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億華通及下屬公司神力科技曾先后承擔多項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項目、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以及北京市科委、上海市科委項目等燃料電池領域重大專項課題,歷經了中國燃料電池產業從技術研發為主向示范運營和產業化推進的重要轉變。
掌握142項發明專利驅動創新引領迭代
能夠獲得多家國內知名商用車企深度認可,并且承擔國家重要項目,源于億華通在技術自主化方面的淬煉和探索。
億華通及下屬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自主研發的發展道路,遵循由表及里的縱向開發路徑,通過在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及電堆領域深耕,目前已形成142項發明專利、92項實用新型專利、81項軟件著作權,主導和參與制訂了30項現行和即將實施的燃料電池國家標準,報告期內累計完成了8項燃料電池領域國家課題,是我國燃料電池領域極少數具有自主核心知識產權并實現燃料電池發動機及電堆批量化生產的企業之一。
與此同時,億華通多年以來致力于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的國產化,目前已形成高功率密度燃料電池系統集成技術、長壽命燃料電池系統控制技術、高功率密度燃料電池電堆設計及集成技術、電-電混合動力系統匹配與控制技術、高可靠燃料電池系統故障診斷及容錯控制技術、高安全車載氫系統集成與控制技術等一系列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關鍵共性技術,產品性能接近國際領先水平。
不僅在技術層面深耕細作,其模式創新也堪稱業界的標桿和典范。億華通堅持正向開發策略,采取由表及里的縱向開發模式,即層層深入將技術鏈逐環解耦,報告期內從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逐步深入到電堆研發,未來還將布局燃料電池膜電極等。上述開發策略使其深入了解終端客戶需求,通過集成和控制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逐步消化吸收和掌握關鍵部件核心技術,不斷實現產品關鍵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
在市場推廣層面,億華通從參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重大示范運營項目到開展商業化銷售,與國內主要客車生產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自北京開始逐步完成張家口、鄭州、上海等七大重點城市布局,不斷持續深化“點-線-面”的市場拓展策略,依托核心城市拓展直線距離不超過500公里的燃料電池推廣城市,實現點線輻射的推廣布局。
在采購層面,億華通致力于提升發動機系統零部件國產化率,建立穩定的供應鏈體系并降低生產成本。報告期內,億華通已實現國產電堆的批量化生產,除少數高規格、國產替代難度較高、驗證周期較長的部件采用進口產品外,零部件國產化率已然大幅上升。未來,隨著我國燃料電池行業產業化推進繼續加快,國內供應商技術水平、產品可靠性和產業化能力都將快速提升,億華通將進一步完善供應鏈體系,并建立可靠的質量保障。
引領氫能產業向世界領先供應商邁進
當前,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等技術與汽車產業加快融合,產業生態深刻變革,競爭格局全面重塑,我國汽車產業進入轉型升級、由大變強的戰略機遇期。
近年以來,國家政策對燃料電池汽車的關注度快速提升,賦予了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更高的戰略地位,工信部公開表示燃料電池是重要技術路線之一,將與純電動汽車長期并存互補,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破解燃料電池產業化難題,大力推進我國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
作為國內領先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供應商,億華通在登陸科創板之后,也將從各個層面提升實力,引領產業健康、持續發展,開啟發展新征途。
在技術創新層面,億華通將堅持正向開發策略,采取由表及里的縱向開發模式,堅持自主創新并加強國際合作,與清華大學等高校院所開展基礎研發合作,依托在北京、上海等地的研發中心持續進行產品迭代開發。同時,億華通將積極與豐田汽車等燃料電池領域內的國際領先企業開展業務與技術合作,交流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和理念,從而保證自身產品技術的先進性。
在市場推廣層面,億華通結合現階段燃料電池產業的發展情況和我國氫能資源分布,制定了“點-線-面”的燃料電池市場推廣發展戰略。“點”:在北京、張家口、上海、鄭州、成都、蘇州等燃料電池產業資源或氫能資源豐富的城市,積極布局氫能產業落地和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營。“線”:以核心城市為中心,拓展直線距離500公里內的燃料電池汽車推廣城市,形成“點-線”輻射的推廣布局。“面”:以大規模制氫技術突破為契機,利用前期已推廣城市、城間管網為紐帶,建設我國氫能產業大區域,從而實現“點-線-面”戰略。
高科技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驅動,人才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基礎和保障。在人才發展層面,億華通將在強化內部人才培養、加快引進外部人才和完善人才激勵機制三方面開展公司人才戰略,打造一支能夠適應燃料電池產業競爭和公司發展需求的人才隊伍。
直面未來,億華通將秉承“引領氫能產業,共建美好未來”的發展使命,堅持開拓、創新、高效、發展的經營理念,以建設成為世界領先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供應商為戰略目標,在國家關于支持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相關政策的指引下,科學發展,在充分防控投資風險和經營風險的前提下,堅持發展主業不動搖,自主創新,深耕產業,實現公司股東價值最大化。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遲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