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農發行寧波市鎮海區支行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貸款首筆2.8億元資金順利投放到位,鎮海區河頭的9處廢棄礦點正迎來一次徹徹底底的“改頭換面”。
位于鎮海區九龍湖鎮田顧村、杜夾岙村、中心村3個村的9處廢棄礦山,主要分布在駱汶公路、九龍大道、329國道等主干道兩側,原用于開采建筑用石料,長期以來粗放的開采方式導致的植被破壞、土地毀損一系列問題突出。本次整治由農發行寧波鎮海區支行提供信貸資金支持,引入政策性金融資金參與廢棄礦山修復工程,項目涉及邊坡治理綠化、礦地綜合利用,治理面積約68萬平方米。
自2004年以來,鎮海區先后采用坡面客土噴播復率綠、平臺植樹綠化等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方式對區內十余家廢棄礦山進行生態復綠,生態整治復綠效果明顯?,F全區仍有廢棄礦山超過60處,由于廢棄礦山植被稀少、荒石裸露、水土流失,臺風等惡劣天氣下,更是面臨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風險隱患,嚴重影響周邊生產生活秩序。
對此鎮海區適時出臺實施方案,分項目、分標段開啟綜合整治,此次河頭區塊的廢棄礦山作為分區規劃治理的首批工程,治理完成后將完成復綠面積30萬平方米,新增林地面積477畝,新
增耕地326.1畝,新增建設用地370.8畝,有效改善生態環境面貌、實現自然資源充分利用。
![微信圖片_20200624102500](http://www.haodiaoseav.com/file/upload/202007/06/165432471.jpg)
圖為位于鎮海河頭區塊的廢棄礦山現狀。
綜合治理工程切實改善廢棄礦山生態環境,既是地質環境修復和土地開發利用有效銜接的有益探索,也是建設“美麗寧波”、創建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的現實需要。農發行首筆資金的順利投放,將有效加快項目實施進度,體現了農發行支農履職的社會責任,釋放政策性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生機與潛能。(來源: 新華網龔智旦李炳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