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們企業而言,時間就是金錢,這審批速度完全出乎意料。”6月15日,淄博旭宏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加緊調試年產500噸熔噴布項目生產設備,公司負責人高月文笑著告訴記者,他們上馬這個項目,從提交材料到完成預審具備開工條件不到72小時。
為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推動經濟轉型升級,解決部分工業投資項目落地難問題,淄博市張店區推動“1+N”審批制度改革,由原來的1.0版——“拿地即開工”,升級為“1+N”審批制度改革2.0版——“租賃即開工”,著力構建高效的工業投資項目審批服務新體系,提升項目審批效率。旭宏公司的項目便是“拎包”落地的受益者。
5月21日下午,旭宏公司通過張店區投資項目手機端聯審平臺上傳了年產500噸熔噴布項目簡介。收到簡介后,張店區聯審辦第一時間積極對接相關聯審部門組織線上審批,并于5月23日以“租賃即開工”審批模式完成聯合預審。
“過去項目審批短則數月,長則半年。即使是租賃土地和廠房,不牽涉拿地的情況下,也要通過10余個部門,除卻大把的時間成本,還勞心勞力。”高月文說。
“租賃即開工”審批模式是張店結合中心城區資源、區位實際,明確資源跟著項目走,增部門資源要素保障,減部門審批屏障,深化審批流程再造推出的創新舉措。由張店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牽頭,針對租賃廠房(庫房)類工業投資項目,將原來11個單位項目聯審減至5個單位(自然資源局、生態環境局、住建局、發改局或工信局、相關鎮辦或園區),其他單位的意見匯總為告知承諾,由項目方書面承諾符合相關條件即可。聯審通過后,項目簽訂租賃合同后就可落地開工。
同時,張店探索將投資項目聯合審批由“線下”搬到“線上”,在全市率先研發了手機微信端投資項目網上聯審平臺,實現了投資項目不出門就能“掌上辦”。
張店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譚延聆介紹,平臺有黃、紅牌預警功能,聯審時限最長為72小時(不分節假日)。所有項目審批在平臺全程留痕,監察部門對業務審批可實現全程監督。
今年以來,張店區并聯審批預審通過投資項目111個,其中“租賃即開工”審批模式預審通過75個。(來源:大眾日報劉磊馮萍吳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