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上午,山東省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宋衛東帶隊,到12345市民服務熱線接聽來電,并就市民普遍關注的先行區征收拆遷、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雙招雙引”工作進展接受記者采訪。
3年建設13個安置區
先行區計劃利用3年時間對大橋、崔寨兩個街道的146個村居、孫耿第二垃圾處理廠周邊7個村居和太平街道部分村居實施整體拆遷。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所有村居、房屋、大棚的摸底調查工作;拆除房屋約4000戶,清理土地5305畝,移交建設單位2705畝。
同時,為保障好拆遷村民的住房需求,計劃利用3年時間完成總面積1000萬平方米的13個安置區的建設任務。其中,今年開工建設300萬平方米安置保障房。目前,引爆區西安置區、東安置區、孫耿安置區已全面開工。
泉水浴場項目加快推進
去年以來,先行區圍繞補齊公共基礎設施短板做了大量工作。
在道路交通方面,在先行區規劃范圍內原有的10條公路、鐵路橋梁基礎上,濟南市將再規劃新建一批跨黃橋隧,到2040年濟南跨黃橋隧的數量有望達到26條。其中,“三橋一隧”已于2017年底開工建設,同步規劃建設跨河軌道交通,預計2020年至2021年將先后建成通車。市政道路方面,目前已開工引爆區總長約10公里的5條道路,今年計劃再開工建設100公里道路。
在重大服務設施方面,聘請國際團隊高水平編制城市中央公園規劃方案,上周剛完成了城市陽臺設計方案征集的評審工作,將在城市陽臺區域建設市博物館、方志館、青少年宮等7座大型文化場館,計劃年內開工。此外,占地近萬畝的冠世花海項目初步形成“一帶、一環、四園”的空間格局;泉水浴場項目以及河道水系整治、污水處理等一批重點工程加快推進。
引進項目總投資約2480億元
先行區自成立以來,始終把產業培育作為首要任務,全力推進“雙招雙引”,下大氣力實施產業導入和培育工程,重點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新能源、先進材料、數字創意等5大主導產業,積極推進項目招引和落地建設。
目前,先行區共引進項目34個,總投資約2480億元。其中,京東數字經濟產業園、中國電建濟南科創示范區、濟南先進動力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濟南分所)等24個項目已簽署合作協議,“中國氫谷”、洪泰智造(濟南)創新中心、正陽(濟南)通航谷等10個項目已簽署框架協議。綠地國際會展中心、山東科學城、京東濟南智能電商運營中心、山東省數字經濟產業園等5個項目已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