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召開的廣東省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廣東交通將把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交通運輸發展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核心工作,統籌謀劃,狠抓落實,扎實推進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粵港澳大灣區綜合交通體系。
會議總結了廣東交通改革開放40年來的發展成就和經驗。從年投資僅1200萬元,到年完成投資逾1500億元;從不足30公里的二級公路,到突破9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從不足100公里的內河千噸級航道,到通江達海的高等級航道網……40年來,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廣東交通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李靜表示,改革開放40年廣東交通的發展,是在實踐中開闊視野、深化認識、提高水平的過程,40年的成就令人振奮,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必須長期堅持。今后,廣東交通將持續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勇當開路先鋒和時代尖兵,為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勇當先行。
構建綜合交通體系支撐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是主要工作。廣東交通將繼續開展粵港澳大灣區交通發展規劃研究,盡快出臺支持粵港澳大灣區交通發展的實施方案,做好珠三角跨界公路(道路)建設、全省沿海港口布局規劃(修編)和珠江口錨地規劃等研究工作;繼續打造內通外聯、高效便捷的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網絡,重點推進深中通道等續建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確保虎門二橋今年年內建成通車,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內高速公路與城市道路的有效銜接;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增強廣州、深圳國際航運綜合服務功能。加強港珠澳大橋設施“硬連通”和機制“軟連通”,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動力,以人工智能為抓手,切實提升大橋運維水平;積極與港澳、相關部門、珠海市等各方協同配合,確保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橋,發揮好大橋的示范效應;推動廣州—深圳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優化拓展連通港澳與珠三角主要城市的高速水上客運航線網絡。
2019年,廣東省交通運輸基本建設計劃完成投資1200億元,其中高速公路880億元、普通國省道120億元、農村公路110億元、港口項目60億元、航道項目10億元、客貨運站場及其他項目20億元。廣東交通將加大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穩步推進62條(段)3193公里續建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加速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積極推進水運建設,新增內河高等級航道里程120公里;大力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到今年年底全省實施貨車八五折優惠的高速公路里程將超過5500公里。
據統計,2018年廣東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設完成投資1586億元,創歷史新高。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公路通車里程21.77萬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9002公里、連續5年居全國第一;內河航道通航里程1.21萬公里、居全國第二,高等級內河航道1277公里;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310個,億噸級大港5個;沿海主要港口開通國際航線378條,通達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港口;
完成公路水路客運量10.8億人次、貨運量40.7億噸,港口貨物吞吐量21億噸,珠三角港口集裝箱吞吐量超6400萬標箱。
來源:中國公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