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有一個詞匯經常會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就是“人工智能”
眼下,大學申報新專業和申請撤銷專業正在公示期
在教育部公示的名單上我們看到
今年申報“機器人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的高校都超過100所
“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專業也申報者眾多
炙手可熱的“人工智能”
再次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2007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
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
指導思想、戰略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部署構筑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先發優勢
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
2017年12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
《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以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為主線
明確了未來3年產業發展的重點和目標
今年以來,人工智能相關政策繼續密集落地
諸多的政策紅利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2018年4月,教育部發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
強調通過大數據采集與分析
將人工智能切實融入實際教學環境中
實現因材施教、個性化教學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
將強化部省合作聯動
加快打造一批特色突出、輻射帶動作用明顯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
數據顯示
2017年,我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達到了216.9億元
比2015年增長了52.8%
據統計
目前我國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水平基本與世界先進國家同步
過去兩年
我國新增人工智能企業數超過前10年的企業數總和
人工智能企業總量居全球第二
今年以來
國內多個省市積極推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廣東、天津、遼寧、黑龍江、福建、四川、安徽等
多個省市已經相繼發布了人工智能規劃
“人工智能+”產業應用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人工智能的發展是大勢所趨
未來所有行業都將隨著人工智能而帶來升級與變革
會有更多的產業和新興商業模式誕生
當前
人工智能在教育、醫療、養老、環境保護、城市運行、司法服務等
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
正逐漸滲透到生產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并不斷刷新著人們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