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鄭州市城鄉規劃局組織通氣會,正式公布鄭州南站規劃設計方案。鄭州南站長什么樣?目前建設進展如何?設計方案又有哪些亮點?今天一一揭曉。
鄭州南站通過“蓮鶴方壺”地域文化的形式提取
施工現場
鄭州南站區位及造型圖(設計圖)
蓮鶴方壺
緊臨新鄭國際機場,外形像“蓮鶴方壺”
鄭州南站位于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中部,新鄭國際機場東南方向約6公里處,北距鄭州市中心城區約30公里,車站東側為豫州大道(萬三公路)、南側為展茂路、西側為會展路(物流三街)、北側為倉儲二街,均為城市主干道。
鄭州市規劃局綜合交通規劃研究中心主任魯國軍介紹,鄭州南站站房客運用房面積15萬平方米,規模與鄭州東站相同。車場按自東向西鄭萬場、鄭阜場、城際場橫列式布置,車場總規模30座站臺(面)32條到發線(含正線),其中鄭萬場8座站臺(面)10條到發線,鄭阜場9座站臺(面)9條到發線,城際場13座站臺(面)13條到發線。
鄭州南站是我省“米”字形高速鐵路網和中原城市群城際鐵路網的重要樞紐站,是中國鐵路總公司正在組織編制的鄭州鐵路樞紐總圖中規劃的四個主客站之一(四個主客站分別為鄭州站、鄭州東站、鄭州南站和管城站——原小李莊站)。該站近期引入鄭萬、鄭阜高鐵和機場至鄭州南站城際鐵路,預留南站至登封至洛陽、南站至開封(蘭考)城際等鐵路接入條件。
鄭州南站總體布局取意天圓地方,東西廣場共同構成巨幅圓形構圖,方正的站房嵌于其中,外形像一個大大的“蓮鶴方壺”。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完成的鄭州南站設計方案,該公司項目負責人張少森介紹,鄭州南站通過對中國傳統建筑與“蓮鶴方壺”地域文化的形式提取,正立面借鑒蓮鶴方壺和青銅尊構型,創造出與新鄭機場“龍躍中原”交相輝映的“鶴舞九州”的建筑新形象,充分展現了高鐵時代的民族復興,彰顯了當代中國文化的高度自信。
兩條地鐵線接駁換乘,兩種流線進站方式
鄭州南站采用6層設計,地上、地下各三層。地面層為高鐵和城際鐵路旅客進出站廳及公交、長途、出租車、社會車輛(共享車輛)停車場;地上二層為高鐵和城際鐵路站臺層;地上三層為高鐵和城際鐵路站房層,布置有旅客進站大廳、售票廳、設備用房等;地下一層為地鐵9號線和13號線換乘及進出站大廳層;地下二層為地鐵9號線站臺層;地下三層為地鐵13號線站臺層。
鄭州南站旅客進出站采用“上進下出、下進下出”兩種流線,即在站房地上三層利用高架匝道進站、地面出站和地面層進站、地面層出站兩種進出站方式,為旅客提供最便捷的乘車服務。高架匝道進站是通過設置南北兩側環線匝道,有效解決了同一方向高架快速進出站的問題。“下進下出”進站方式,可以讓乘客省去上到地上三層的環節,從地下直接上到二層進站,節省進站時間。
三星級綠色車站,內部空間更加優化
為打造智慧、綠色車站,鄭州南站利用智能預判和高效響應,智能資源調度,借助信息化技術手段提升車站管理和服務,實現高鐵站運行的最優效率。
據了解,南站的設計標準是三星級綠色建筑,這是綠色建筑中的最高級別。綠色建筑的評判標準有:節能情況、節水情況、材料資源利用情況、室內環境質量等,綜合各種評判標準,鄭州南站達到鄭州市綠色建筑(公共建筑)設計三星級標準。
此外,南站候車廳進站口后退,擴大內部候車空間。跟鄭州東站比,南站兩個進站口距離從25米擴大為60米,避免進站排隊“撞車”。
多位一體的交通樞紐,隨身行李可托運
鄭州南站集高鐵、城際、地鐵、公路客運、城市公交、城市出租等多種交通方式為一體,是立體布置、有機銜接、便捷換乘的現代化大型綜合交通樞紐。
在滿足高鐵站基本交通功能的同時,為旅客提供全方位的延伸服務。
具體來說,在站房西北角規劃設置空鐵換乘中心和南站至機場的捷運系統;在站房西南角規劃設置高鐵物流中心;在車站東北角設置游客集散中心;在車站東南角設置汽車客運中心,方便鄭州南站周邊縣市區的旅客集散。
高架候車廳西南角設有隨身行李托運廳。出站廳西南角設有隨身行李提取/托運廳。
2日上午,記者在鄭州南站中鐵四局標段施工現場了解到,施工在有序進行。
鄭州南站建成后,作為航空港區發展引擎,有利于帶動和促進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發展,方便鄭州航空港區和周邊縣市區居民出行。鄭州南站與鄭州新鄭國際機場構成空鐵聯運、雙核驅動的樞紐格局,可以有效擴充鄭州航空港區腹地范圍,提升陸路支撐條件和客貨集散能力,更好地服務于中原經濟區建設。
鏈接>>>
綠色建筑是個什么概念?
據公開資料顯示,綠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包括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等,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物。綠色建筑評價體系共有六類指標,分別為: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等。綠色建筑評價由高到低劃分為三星、二星和一星。
鄭州南站為什么是“三星綠色建筑”?
據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張少森介紹,鄭州南站在上述6項評價指標中,綜合得分為82.51分,屬于優秀,達到鄭州市綠色建筑(公共建筑)設計三星級標準。
綠色建筑和普通建筑有哪些不同?
綠色建筑建成后,尤其是公共建筑,每年可以減少大量的運營費用,例如,節約電,節約水,等等。與普通建筑相比,一星綠色建筑每平方米造價要高出40元,二星級每平方米高出100多元,到了三星級每平方米要高出200多元。
綠色建筑標準鄭州落地情況
為推進綠色建筑發展,鄭州市去年底發布《關于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的通知》,通知顯示,在享受國家、省、市相應資金補貼的基礎上,從2018年1月1日起,鄭州市對城區獲得二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的項目,給予7.5元/平方米(建筑面積)的獎勵;對獲得三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的項目,給予12.5元/平方米(建筑面積)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