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英國鋼鐵顧問機構MEPS追蹤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1/4的鋼鐵出口到東南亞,此規模較前年已經下降45%;2018年第一季度則減少了1/3。可以說,中國鋼材在東南亞市場的地位正在下降。
近年來,東南亞地區都是中國鋼材出口的主要地區。在中國鋼材出口前十名國家中,除了長期占據榜首的韓國外,越南、菲律賓、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均在此列,緬甸、新加坡等也排名靠前。同時,我國鋼鐵行業的戰略布局也在這方面有所考慮,例如,寶武集團湛江項目、敬業鋼鐵570萬噸鋼鐵產能轉移項目、勝寶鋼鐵新一代鋼鐵加工基地項目等在這方面均有考慮。
東南亞市場的體量是巨大的。據世界鋼鐵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泰國凈進口鋼材1260萬噸,越南凈進口鋼材1230萬噸,印度尼西亞凈進口鋼材870萬噸,菲律賓凈進口鋼材730萬噸,馬來西亞凈進口鋼材600萬噸,以上東南亞5國2017年鋼材凈進口量達到4690萬噸。考慮到地緣和價格方面的優勢,中國鋼材曾是東南亞各國重要的需求補充。以越南為例,高峰時期,其70%以上鋼材進口來自中國。
但近幾年來,尤其是2017年起,中國鋼材出口東南亞市場的步伐就已經放緩。據統計,2017年,我國向東盟、韓國和中東地區共出口鋼材4376.93萬噸,同比減少2532.37萬噸,下降36.65%。其中,以韓國和東南亞市場下降的尤其明顯。2017年我國向韓國、越南、菲律賓、泰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出口鋼材2912.63萬噸,同比減少1543.05萬噸,下降34.63%。
此外,東南亞市場區域產能釋放提速,市場供需發生微妙變化,對于鋼材進口的需求減小。例如,越南臺塑河靜鋼鐵廠2號高爐成功點火投產,標志著該廠兩座4350立方米高爐工程順利完成。該項目最終規劃產能為2185萬噸,一期工程產能為710萬噸。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越南累計出口鋼材190萬噸,出口額為14.1億美元,出口量與出口總值同比分別增長43.6%、61.7%,而出口增長最大的就是其他東盟國家。同時,日韓企業在東南亞各國產能布局深入,特別是一些建筑鋼材、板材項目投產,也降低了東南亞市場對中國鋼材的依賴程度。此外,印度、俄羅斯等國家對東南亞市場的鋼材出口量也在增加。據PTI(印度托拉斯新聞通訊社)報道,印度成品鋼的出口總量在2017~2018財年(2017年4月~2018年3月份)增加了16.7%,至962.1萬噸。其中除美國市場外,這些鋼材更多投放到東南亞市場,印度也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鋼材出口國。此后,中國和印度在東南亞市場上的碰撞將更加激烈。受此影響,中國鋼材出口到東南亞市場的份額或被逐漸壓縮。
綜合來看,未來,在東南亞市場上,中國鋼材“一家獨大”的局面將一去不復返。如果我國鋼鐵企業不及早適應市場變化,在日益升溫的貿易保護措施中就將越發被動。在東南亞,我國鋼企還保留著通暢的營銷渠道,我國鋼鐵產品也具有很大的競爭優勢,應加強宣傳,了解競爭對手的優勢,繼續鞏固東南亞市場。此外,我國鋼企可以考慮將初級產品加工成零部件出口。據筆者了解,唐山地區某型鋼生產企業,過去主要出口型鋼到東南亞各國,如今將型鋼就地加工,把叉車用配件銷售到當地的制造企業。其銷售量從過去的每個月幾千噸增加到現在的每月至少1萬噸,同時,效益也大幅提升。總之,采取更加靈活的出口策略,是中國鋼企渡過難關的必然選擇,對此我國鋼企須有充足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