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出了預期!”
對于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今年前五月的景氣度,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祁俊20日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此評價。
2018年前五個月,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銷量同比增長35.6%,出口量同比增長40%。
當地時間6月5日,第19屆俄羅斯國際建筑機械及工程機械展上來自中國徐工的工程機械設備。
此前,受需求低迷影響,中國工程機械行業2012年至2016年進入周期性低谷。經過五年的充分調整后,2016年8月份開始復蘇。
祁俊20日在第十五屆中國(北京)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及礦山機械展覽與主題的技術交流會發布會上表示,協會關注的重點產品2017年銷量增長45.7%至79.6萬臺。
該協會數據顯示,2017年,工程機械行業銷售收入5403億元,同比增長12.7%;出口總額201.05億美元,同比增長18.5%。國內依然是工程機械的主要市場。
“又賺錢了!”
這是記者接觸到的一些工程機械行業從業人員近兩年的真實感受。
對工程機械企業的普通員工來說,企業賺錢了,個人的待遇、收入才更好。
記者據Wind資訊梳理顯示,2017年,16家工程機械上市公司共營業總收入2191億元,同比增長50.55%。
在盈利方面,16家企業共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71.93億元。而在2016年,因兩家虧損拖累,整體為-13.81億元;2015年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0.81億元,當年虧損企業為五家。
4月12日,廈工與東南亞客商簽價值4000多萬元的大訂單,廈工200臺套工程機械產品將出囗東南亞。
2018年,工程機械企業經營效益持續回升。一季度16家上市公司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32.66億元,相比2017年一季度增長了95.49%。
廣發證券的一份最新研報指出,隨著本輪工程機械需求復蘇的力度和強度抬升,行業企業的利潤逐步抖落歷史包袱的枷鎖,回歸常態。
經濟的一個晴雨表
在一些研究人士看來,工程機械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具有較強的周期波動屬性,滯后反映經濟的運行趨勢。
祁俊稱,“全世界經濟的整體回升帶動下,全球工程機械全行業銷售去年增長了5個點左右,國內行業表現更為強勁。”
2017年中國經濟超預期增長6.9%,增速扭轉近年下行的局面,實現了企穩回升。今年前五個月,國民經濟繼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峰接受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中國內需旺盛,很多指標經濟反映很好,全年增長6.5%左右的預期目標完成能實現。
“我對中國經濟全年實現6.5%左右的增長還是充滿信心的。”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日前亦表示。
新的需求
雖被稱為宏觀經濟的一個晴雨表,但工程機械行業市場有自身的一些特性。
“中國工程機械業40%以上銷售增長是不正常的。”祁俊表示,經歷高速增長后,行業基數越來越大,國內基建和房地產投資的變化對行業有一定影響,預計下半年將回歸到正常的穩定增長。
5月份國內固定資產投資有所放緩,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投資回落主要受基建投資拖累。
潘向東認為,高端制造業、服務業、環保、“三農”等領域仍需要大規模投資。下半年隨著財政支出的加快和地方債發行高峰來臨,基建投資可能出現回暖。
“新的投資、新的需求正在不斷產生,工程機械產品研發要跟上,新產品供給要跟上。”祁俊說,例如,新環保標準下舊設備退出的新需求,以及一帶一路建設,新農村建設,鐵路建設、水利建設,地下管廊建設等領域新投資產生的需求。
祁俊說,“長期看,到2019年,工程機械行業仍將保持又穩又好的發展趨勢。”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