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的客戶、全球的市場、全球的資源配置、全球范圍內的并購重組、全球的生產制造研發基地,已經成為世界鋼鐵工業特別是發達國家鋼鐵工業和全球大型鋼鐵企業的顯著特征。在不久前召開的第十屆中國國際鋼鐵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指出,全球鋼鐵行業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上下游企業要共同解決行業發展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維護好當前來之不易的良好的發展局面。
中國鋼鐵工業積極化解過剩產能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河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于勇認為,鋼鐵既是產業關聯度高,又是全球化屬性明顯的基礎工業,要實現鋼鐵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就應當本著開放共享、合作共贏的理念,積極融入世界,與上下游產業實現高度融合。
于勇表示,中國鋼鐵工業有力支撐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也為世界鋼鐵工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2017年,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約占三分之一,其中中國鋼鐵工業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同時,全球鋼材消費中有相當一部分增量得益于中國經濟特別是鋼鐵產業的拉動,中國鋼鐵工業的快速發展為全球鋼鐵及其相關產業創造了廣闊的市場空間,相應地帶動了鋼鐵原燃料、冶金設備及技術服務的增長。
中國鋼鐵工業為全球化解鋼鐵過剩產能矛盾發揮了重要作用。2016年和2017年,中國共化解鋼鐵過剩產能超過1.2億噸,2018年將再壓減鋼鐵產能3000萬噸,屆時將提前兩年完成鋼鐵去產能的上限目標,為中國及全球鋼鐵產業平穩向好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中國鋼鐵工業在綠色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引領作用。中國針對鋼鐵行業出臺了一系列環保法律法規,實施了更加嚴苛的環保標準,目前世界上最清潔的鋼鐵廠在中國,最先進的鋼鐵環境治理技術不斷在中國廣泛應用。2017年,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員企業的噸鋼綜合能耗同比2016年下降2.16%。
王江平指出,當前,世界鋼鐵行業面臨諸多挑戰,鋼鐵市場仍然面臨大幅度波動的風險,需要團結一致,共同應對。鋼鐵產能過剩是全球性問題,要齊心協力,付諸行動。全球鋼鐵產能過剩的根本原因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全球經濟放緩,需求不足。為化解鋼鐵產能過剩,中國已經采取了實實在在的行動,但是依靠中國一家不能解決全球產能過剩的問題,希望世界各國也能拿出切實有效的措施,采取實實在在的行動。
王江平表示,目前,鋼鐵行業雖然平穩向好運行,但是不確定不穩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其中,鐵礦石、煤炭作為鋼鐵行業的主要原料,仍有出現價格大幅度波動的風險,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
世界鋼鐵工業融合程度越來越高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祥明認為,世界鋼鐵工業的全球化將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中國鋼鐵工業已經成為影響和帶動世界鋼鐵工業發展最重要的力量。未來,世界鋼鐵工業的融合程度只會越來越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為高度關聯的命運共同體。推進世界鋼鐵工業的發展,離不開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發展世界鋼鐵工業,需要中國鋼鐵企業的智慧和力量。而中國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一是資本與資產大融合,推動鋼鐵產業結構優化;二是科技與產業大融合,推動鋼鐵產業轉型升級,進而促進世界鋼鐵工業實現持續、健康、有序的發展,創造更均衡的鋼鐵、更領先的鋼鐵、更綠色的鋼鐵和更智能的鋼鐵。
于勇表示,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與消費國,愿與全球鋼鐵同行攜手合作,主動順應歷史潮流,公平參與國際競爭,營造一個合作共贏、互惠互利、開放共享的世界鋼鐵發展新秩序。一是保持全球鋼鐵平穩向好發展,需要世界所有國家與地區的共同努力。全球每個國家生產出來的鋼鐵都是用來消費的,只有重視和加快本國經濟發展才能直接拉動本國鋼鐵消費增長,鋼鐵產能過剩矛盾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各種問題才能得到根本解決。二是化解全球鋼鐵產能過剩問題,世界鋼鐵同行應加強合作。解決全球鋼鐵產能過剩問題,既需要全球性解決方案的頂層設計,更離不開世界范圍內的政策合作與集體行動。三是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逐步向社會化、公眾性公司轉變。中國國有企業主要依靠自身積累和銀行貸款滾動發展而來,并由于歷史原因承擔了大量本應由政府承擔的社會責任,目前正在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所有制改革以及分離辦社會職能。四是堅持開放共享、優勢互補,加強國際產能合作。面對全球性挑戰,開展國際合作是共同應對挑戰、實現發展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