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工程機械50強有4強在長沙崛起,全國工程機械前5強長沙占了3強,混凝土機械產量占全球產量的80℅、大直徑全斷面硬巖隧道掘進機占全球市場份額的67℅,起重機械、挖機產量全國第一。長沙成為全球工程機械產業品種門類最齊全、知名企業聚集數量最多的區域,正著力將工程機械產業打造成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長沙擁有三一重工、中聯重科、鐵建重工、山河智能等優質企業,在“振興實體經濟”的大背景下,長沙抓住戰略機遇,著力把工程機械產業打造成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奮力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大國重器
紅色的機頭上,伸出一組組刀具,如同六排巨型“牙齒”,無堅不摧……,走進長沙經濟開發區鐵建重工第一產業園,一臺直徑近10米的DZ386盾構機映入眼簾。據了解,這臺機器已通過驗收,即將發往施工現場。在車間的另一端,一臺大直徑全斷面硬巖隧道掘進機巍然聳立,預計下月出廠發往海外市場。
鐵建重工項目申報部部長麻成標說,大直徑全斷面硬巖隧道掘進機因為設計復雜,涉及的專利多,相關技術長期被西方壟斷。短短幾年,鐵建重工不僅實現了大直徑全斷面硬巖隧道掘進機的自主制造,還破解了困擾挖掘行業50多年的世界級難題———“卡機”。目前,這一機器國內市場占有率85%以上,還向海外市場強勢進軍。以鐵建重工為代表的我國掘進機廠商已拿下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場份額。今年2月,央視《大國重器》第二季首播,向世界講述了鐵建重工如何“為中國制造贏得尊嚴”。
“大國重器”另一代表,就是三一重工生產的泵車之王———86米超長鋼制臂架泵車。泵車采用的超強鋼完全由中國自主研發,強度高達1800兆帕,相當于用一根手指頭就能頂起一頭成年的非洲象。它創造了三項世界之最———臂架最長、臂架節數最多、泵送速度最快。
如今,長沙正在借力“互聯網+”,以智能制造推動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加速打造“國家智能制造中心”。
自主創新
來到三一重工18號車間,這里是世界一流的智能化工廠:噴泉、棕櫚樹相間分布,車間生產線數分鐘就下線一臺挖掘機,起重機、消防車等69種產品實現了柔性生產。現場,泵車上的一個黑匣子引人注目。這是企業自主研制的ECC物聯網黑匣子,是泵車的“大腦”,它能夠實現智能作業。
日前,中聯重科3200噸履帶起重機成功助力福清核電6號機組穹頂吊裝。據悉,作為核電建設“最佳搭檔”,它擁有35項專利。
三一重工執行總裁易小剛表示,國外公司曾經不愿賣高強度材料給中國公司。怎么辦?三一重工通過自主創新,自行開發高強度材料,把混凝土機械做到世界第一。現在,全球排名前三的混凝土機械制造公司全是中國公司。
這一切,與長沙得天獨厚的“智造”優勢是分不開的。目前,長沙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5所大學、11所一流科研院所,有三一集團、中聯重科、鐵建重工等6家大型工程機械企業,41家核心配套企業,7個產業技術戰略創新聯盟,11個企業院士工作站,還有國家混凝土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
產業的核心技術決不能仰人鼻息。中聯重科總工程師付玲介紹,中聯重科4款智能核心部件打破壟斷并實現產業化,高端液壓元件已應用在產品上,受到全球市場的追捧。
優化配置
目前全球工程機械50強有4強在長沙崛起,全國工程機械前5強長沙占了3強,混凝土機械產量占全球產量的80℅、大直徑全斷面硬巖隧道掘進機占全球市場份額的67℅,起重機械、挖機產量全國第一。長沙成為全球工程機械產業品種門類最齊全、知名企業聚集數量最多的區域,正著力將工程機械產業打造成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行業巨頭林立的同時,配套件企業發展卻相對落后,產業鏈不強的問題不容忽視。市經信委黨委書記、主任黃滔表示,長沙已建立三項工作機制:一是建立“市領導聯點機制”;二是建立“產業鏈服務保障機制”;三是建立“產業鏈精準招商機制”,著眼每一個產業鏈的發展定位,在全球范圍內引商引人引資。入選高層次B類人才的鐵建重工總工程師胡斌說:“我開始是奔著長沙的研發環境來的,沒想到長沙市還有‘人才新政22條’這么好的政策,更加堅定了我留下來的決心。”
據了解,長沙陸續設立了22個產業鏈推進辦公室,市政協主席文樹勛掛帥成為工程機械產業鏈“鏈長”。他表示,長沙工程機械行業不僅要“眾星捧月”,做強做大龍頭企業,還要“星羅棋布”,以開放、共享的理念,提升工程機械本地配套率,建鏈補鏈強鏈延鏈,形成長沙產業鏈大格局。
目前,世界級產業集群主要分布在發達國家,尤以日本豐田汽車產業集群、美國硅谷高新技術產業集群、英國倫敦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等最具代表性。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工程機械產業形成了以長沙、徐州、常州、濟寧、廈門和柳州為代表的6大子集群,其中長沙擁有三一重工、中聯重科、鐵建重工、山河智能等優質企業,自主品牌最為耀眼,自主創新成果豐碩,海外布局成體系,在全球價值鏈上的地位不斷提升。由長沙領銜打造的工程機械行業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日漸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