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聯重科智能技術公司承擔的2013年度湖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大型工程機械電液控制技術與關鍵元器件研發”項目順利通過長沙市科技局組織的驗收。該項目針對工程機械產品智能控件的研究和運用,促進了行業重大技術突破,有效保障了國家重點工程信息安全。中聯重科項目負責人楊凱、項目首席專家曾楊和項目組成員參加驗收會。
據項目負責人楊凱介紹,項目主要完成了適用于混凝土泵車、汽車起重機等工程機械設備專用的4款智能控制部件并實現產業化。
相關資料顯示,工程機械產業是我國發展較快的重要裝備產業,與國民經濟發展密切相關。但目前我國工程機械控制系統及關鍵部件制造技術大多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
針對這一“痛點”,中聯重科承擔的“大型工程機械電液控制技術與關鍵元器件研發”項目針對混凝土泵車、汽車起重機多自由度、大柔度、大慣量的工作特性,圍繞工程機械電液控制、狀態檢測、實時計算和快速響應開展核心技術研究,基于分布式模塊化架構的設計思路,采用電磁兼容、耐候性、可靠性設計與驗證方法,成功完成了4款智能控制部件。
會上,楊凱向專家組詳細匯報了項目執行情況、關鍵技術、產業化推廣等方面的成果,楊凱介紹道:“該項目研發中,共申請16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3項,實用新型3項,申請軟件版權3項,科研論文3篇。”
同時,楊凱還結合實際應用展示了產品和設計方案。專家組嚴格審閱了驗收材料,調閱了實施過程和項目成果,并實地考察了中聯重科物聯網云平臺與智能泵車調試現場,對項目中的技術問題和應用趨勢進行了答辯。
經過認真、嚴格的評審,專家組對項目成果給予充分肯定,并最終形成驗收意見:“該項目成果突出,圓滿完成了規定的各項指標,同意項目通過驗收”。
據了解,項目的技術成果已運用于中聯重科混凝土泵車、起重機、塔機等高端智能設備中。項目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收益超過3000萬元,在相關產業及配套產業的發展中,為300人提供了就業機會。該項目的成功研發,打破了國外廠商對高端智能控制部件市場的壟斷局面,保護自主核心技術和國家戰略信息安全,為自主研發安全、智能的高端工程機械產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該項目同時也是產學研深度合作的一項成功案例。據了解,項目由中聯重科與湖南大學深度合作,共培養博士研究生1名,碩士研究生4名,并組建了大型電液控制技術、關鍵零部件研發團隊和多個試驗平臺,極大地促進了研發團隊的創新,為社會培養出一批高端的科研和技術人才,促進了創新技術的成果轉化。
行業專家表示,該項目的實施將有效提升湖南省工程機械安全和智能化水平,提高產品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