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連續高速增長的興奮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工程機械行業走過了令人心潮澎湃的2017。這一年,行業企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進一步深化供給側改革,緊抓“一帶一路”發展機遇,創新發展,使全行業產業規模更加合理,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質量和效益繼續提高,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這一年,行業企業抓契機,謀發展,全行業企穩回升、穩中向好,回歸增長軌道,實現健康有序發展。
2017,工程機械行業有太多的事件難以忘懷,縱觀全年發展,我們精心選取了十個關鍵字,希望能借此理清行業在2017年的發展脈絡。
關鍵字一:火
用“火”來概括2017年的工程機械行業,絲毫不夸張,這種火爆勢頭,從年初一直持續到歲末,從挖掘機一個不漏地擴展到其它細分行業。
前11個月,挖掘機累計銷量達到126298臺,同比漲幅高達99%!試問2017開年之時,有誰敢想象挖掘機全年會有如此大的增幅?不獨挖掘機,裝載機前11月銷量同比增長44.43%,推土機前11月銷量同比增長43.38%,平地機前11月銷量同比增長42.73%。全行業普遍實現大幅度上漲,這種盛況也算前所未見了!所以,2017年工程機械行業第一關鍵字,“火”字,當之無愧!
關鍵字二:限
事實上,在工程機械這波持續上漲的火熱氛圍中,一直是存在著很大干擾的,這一干擾因素就是“排放”。眾所周知,作為排放大戶,工程機械一直以來其實是并不受待見的,只不過,多年來,由于一直承擔著基礎設施建設的重任,工程機械“破壞環境、消耗資源的負面角色”很多時候被選擇性忽略了。但是,近年來,隨著社會各界對環保的日益重視,工程機械的這種負面屬性慢慢便到了不可忍受的地步,畢竟一臺工程機械的尾氣排放“相當于50~80輛國五排放標準的小汽車”。所以,我們便發現,國家開始更頻繁地出臺相關法規,強制各類機動車輛的排放指標,禁止排放超標的燃油車輛銷售和使用。
2017年,陸陸續續有許多地方加入了禁用或限用高排放工程機械設備的行列,我們相信,未來這個隊伍會越來越大,所以在這一緊箍咒下,各企業只有不斷進行技術攻關,降耗減排,才會有出路。
關鍵字三:并
這個“并”說的是并購。話說并購年年有,今年特別多!回顧2017年,工程機械行業有影響力的并購案例一件接一件,多達十余起,其中,代表性的有,法亞集團并購戴納派克;小松并購久益環球;中國恒天整體并入國機集團;威斯特同利星行達成并購協議;約翰迪爾46億歐元收購維特根集團;吉利收購沃爾沃集團股份成為后者第一大股東,等等。據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統計,僅12月份就有4起重要并購案塵埃落定,因此2017年簡直可以稱作并購年了。
眾所周知,通過并購,可以提高技術、人才、市場、品牌等一個或多個方面的競爭優勢,實現規模的擴大和銷售額的增長。那么,并購這么多,又說明什么問題呢?小編認為,工程機械行業正加速洗牌,未來,強者恒強,贏者通吃的趨勢將更加明顯。
關鍵字四:外
“外”指海外,劍指海外,起舞國際舞臺。近年來,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推動下,工程機械企業走出去更加風生水起,收獲多多。
這一年,徐工百臺以上海外大單接到手軟;這一年,中聯重科忙碌的身影遍布“一帶一路”;這一年,柳工裝載機全球銷量突破35萬臺;這一年,山推推土機出口突破1000臺。2017年,工程機械企業出口大單絡繹不絕,這一年是工程機械企業名副其實的海外豐收年。
關鍵字五:漲
漲,當然指漲價。工程機械行業2017年有兩波范圍性的漲價,一次是9月1日前后,國內裝載機巨頭們步調一致地做出了漲價的決定,主要是面向5噸及以上裝載機,漲價幅度為2萬元/臺。另一次是在年底,來自小松、三一兩大挖掘機巨頭的漲價決定,不過其具體實施要到2018年了。
對于漲價,直接原因是原材料價格上漲,但進一步追蹤,底氣還是來自于工程機械行業的這輪大幅度上漲,畢竟部分機型都賣斷貨了,市場這么火,不趁這個機會漲更待何時呢!
當然,從長遠來看,漲價不論對于企業還是整個行業都是有利的,畢竟此前行業利潤空間太窄,相當一部分企業度日維艱,生存狀態惡劣,漲價后利潤空間擴大,有助于推動企業加大研發與運營投入,從而更有利于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字六:展
“展”即展會,這是工程機械行業向來非常熱衷的一種營銷手段。2017年,國內從BICES展到長沙配博會,國外從拉斯維加工程機械展到印度國際工程機械展(EXCON 2017),工程機械巨頭們積極亮相各大盛會,狂刷存在感,忙得不亦樂乎。
當然,參展收獲也是極為豐碩的,比如三一與山河智能均在拉斯維加斯展上簽下了千萬美元訂單;配博會上,參展主機企業與配套件供應商企業累計簽約采購金額近40億元。
一般來說,展會可以在短期內聚攏大量人氣,因此通過亮相展會,企業可以展示最新產品與技術,提升品牌影響力,更能實現產品銷售,可謂一項高回報率的營銷舉措。
關鍵字七:轉
“轉”即轉型。2011年以來,在工程機械市場連續數年下滑的困境之下,行業企業加緊推進轉型升級,積極應對市場、產業層面挑戰。通過穩步推進改革,調整產能結構、產業結構,全面實施“中國制造2025戰略”,堅持“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節能減排、質量效益”發展模式,中國工程機械產業核心競爭力加速提升。2017年,工程機械行業企業深入推進轉型升級,企業經營狀況持續改善。
此外,轉型還體現在新業務領域的拓展上,近年來工程機械企業在堅持核心業務的基礎上,紛紛加大了對相關業務領域的滲透,多元化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關鍵字八:新
“新”指新產品以及技術升級等。社會在發展,技術在進步,工程機械產品也需要不斷進行升級換代才能更好地滿足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2017年,工程機械企業在新品研發上的力度有增無減。
在挖掘機領域,2017年一個重要趨勢是“小處”著眼——微挖興起,越來越多的企業推出小挖產品,搶抓新農村建設以及市政建設帶來的小挖機遇。
此外,智能化是眾多工程機械企業2017年新產品的一個重要特征。
關鍵字九:智
12月6日,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在南京帷幕,這是一場智能科技與傳統制造業完美融合的行業盛會。作為工程機械行業龍頭,卡特彼勒盛裝亮相,除了集合智能科技的整機產品外,一并展出了在“智能機器時代”必不可少的創新智能解決方案與智能制造實踐!
這一鏡頭可以視作2017年工程機械企業發力智能制造的一個縮影,這一年,工程機械企業紛紛進軍智能制造領域,從產品到技術,爭相發力。智能化正成為工程機械產品重要發展趨勢。
關鍵字十:穩
“全行業企穩回升、穩中向好,整個行業回歸增長軌道,產業健康有序發展。”這句話可以看作是對工程機械行業2017年發展形勢的定性。
綜合來看,雖然以挖掘機為典型代表的工程機械行業在2017年迎來了爆發式增長,但“穩”才是行業發展的主基調,這也可以看作當下全行業從業人員的共同追求。
在11月份舉行的挖掘機行業年會上,面對意料之外的爆發式增長局面,幾乎所有與會企業都表達了對“穩中求進”發展局面的期待,“爆發非我愿,但愿漲勢久”,希望攜手共建共贏和持續發展的中國挖掘機械產業新時代。
所以,我們以“穩”字收尾,在此也希望工程機械行業在2018年能夠迎來平穩增長的良性發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