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將成為新增長點
A 出口政策
我國鋼材出口政策歷史調整概況
1994年稅制改革以來,我國鋼材出口政策經歷了十多次大的調整,下表為歷次調整情況。
表為我國鋼材出口政策歷史調整一覽
國家對鋼材出口政策整體趨勢是調低低附加值鋼材產品的出口退稅優惠,甚至上調其出口稅率,提升其出口阻力,目的是以政策調控的手段促進鋼鐵行業的產品結構轉型升級。
我國鋼材出口現行關稅政策
目前我國鋼鐵產品的稅則號共有317個,其中122個產品不享受出口退稅政策,195個享受出口退稅政策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分為5%、9%以及13%三個等級。出口退稅率為5%的產品為25個,多以不銹鋼條桿、鋼鐵制容器、鐵絲網為主;出口退稅率為9%的產品為83個,多以合金鋼絲、條、桿,冷軋不銹鋼帶材,合金板材,型材,易拉罐以及各類管材為主;出口退稅率為13%的產品為87個,多以各類冷軋卷材、鍍層或涂層的寬板材、各類不銹鋼板材以及各類具有特殊用途(如鉆探石油、天然氣)的管材為主(表2)。
表為我國主要鋼材品種現行關稅和出口退稅率一覽
目前我國鋼材出口稅收政策是抑制低附加值鋼材出口,如鋼坯和普碳長材等;鼓勵高附加值的鋼材出口,如不銹鋼和合金鋼等。這與我國面臨的出口環境和國內經濟發展現狀是密切相關的。
首先是我國面臨日益增加的貿易摩擦壓力,據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針對我國鋼鐵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案件多達37起,2016年這一數據是43起。2015年我國取消含硼鋼出口退稅,就是為了減輕貿易摩擦壓力,打壓普通鋼材添加硼冒充“合金鋼”獲得出口退稅的行為。
其次是國內經濟結構發展失衡,為促進產能優化,有必要鼓勵優質產能供給,抑制低端產能,所以近年來不僅降低了普通長材和板材的出口退稅,而且調高了這類鋼材的出口關稅。
最后是為達到環境保護目的。鋼鐵冶煉是高污染高排放的行業,通過調高普通鋼材的出口關稅,有利于降低普通鋼材的需求及產量,節能減排。
B 出口現狀
我國是世界主要產鋼國,2016年鋼材產量11.38億噸,占全球總產量的70%。2004—2016年,我國鋼材出口整體處于上升狀態,不過2008年受金融危機沖擊,2009年鋼材出口量陡然下降,直到2013年才回復到危機前水平。
鋼價出口量跟鋼價呈正相關關系,鋼價越低出口越多,2015年鋼價跌至最低水平,而出口量達到最高峰。2016年隨著國家供給側改革的實施,鋼價止跌回升,鋼材出口量也隨之下降。
圖為2004—2016年中國鋼材出口情況
我國鋼材出口品種
從歷年出口品種看,占比從高到底依次是板材、棒材、型材和鋼管,其中主要以板材和棒材為主,2016年板材和棒材出口分別為4803萬噸和4126萬噸,占比分別為44%和38%。
我國對普通鋼材征收15%—25%的出口關稅,而對合金板材和不銹鋼板材采取9%—13%的出口退稅政策。據中國冶金報披露,2016年全年,我國出口含微量合金鋼材6388.70萬噸,占我國全年鋼材出口總量的58.89%。這說明我國出口鋼材中以合金鋼材報關出口的占比較大。
這跟我國鋼材出口貿易商用普鋼添加硼或鉻冒充合金鋼獲得出口退稅有關,按照我國關稅政策,普通鋼材出口要被征收15%—25%不等的出口關稅,但如果在普通鋼材里面添加一定量的硼或鉻元素,含硼量達到0.0008%或鉻達到0.3%及以上鋼材產品可按合金鋼申報,退稅率在9%—13%。不僅免除了原要征收的15%出口關稅,還將獲得出口退稅。拿一噸4000元的鋼材來說,這其中價差就接近1000元,而每噸鋼材添加硼或鉻的成本只有10—50元每噸。雖然從2015年1月1日起,我國取消含硼鋼材的出口退稅,但出口商通過用鉻或其他合金鋼取代含硼合金鋼而繼續享受出口退稅的現象依然存在。
圖為2004—2016年我國主要出口鋼材品種一覽(單位:萬噸)
圖為2016年板材各品種出口數量(單位:萬噸)
出口國家
從我國鋼材出口國家來看,主要以東南亞為主,從出口量看,韓國是我國鋼材出口第一大國,2016年我國出口韓國鋼材1433萬噸,占比13%。我國鋼材出口量排名前10的國家,出口量從多到少依次是:韓國、越南、菲律賓、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印度、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和巴基斯坦。近三年來,除了印度和新加坡外,中國出口至其他8個國家的鋼材量保持增長趨勢,其中出口越南的鋼材量增長迅速。
2016年中國出口印度的鋼材量同比下降30%,這跟印度為保護國內鋼企、提高鋼材進口關稅有關。如對中國棒線材、熱卷、冷卷、鍍鋅和涂層板開征臨時反傾銷稅,同時對韓國、日本、俄羅斯和印度尼西亞進口的熱卷征收反傾銷稅。印度已成為對中國鋼鐵產品發起貿易調查最多的國家,2016年印度針對我國鋼材產品發起6起調查。
越南作為我國鋼材出口量第二大的國家,近年來因其基礎設施和城市建設需求一直處于較高水平,鋼鐵需求量巨大。我國出口越南鋼材量增速明顯,從2014年占比7%上升到2016年11%,同時越南也屬于我國與“一帶一路”國家貿易范圍。我國的鋼材貿易商目前在積極拓展東南亞、中東和非洲的客戶,而這恰恰與“一帶一路”布局重合。據蘭格鋼鐵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出口鋼材量為6394萬噸,同比增長2.7%。
圖為2016年我國鋼材出口量排名前10國家(單位:萬噸)
圖為2014—2016年我國鋼材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單位:萬噸)
C 新增長點
2017年1—10月,我國鋼材出口6449萬噸,同比下降30.4%。2017年我國鋼材出口大幅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國內鋼價上漲,鋼廠出口意愿和競爭力下降;另外一方面是日益加劇的貿易摩擦增加了鋼材出口阻力。
我國鋼材出口將呈下降趨勢
價格是出口競爭最重要的因素,2015年我國鋼材出口創1.12億噸峰值,究其原因,與2015年我國國內鋼價處于歷史最低水平有直接相關。自從我國推行供給側改革后,鋼價在鋼材產能減壓背景下一路上行,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的是淘汰落后產能,增加優質產能供給,實現經濟轉型升級,這就決定了整體鋼鐵行業發展方向是高附加值產品,低附加值產能的縮減也將使得出口下降。另一方面我國鋼材出口遭遇的貿易摩擦不斷增多,反傾銷、反補貼案件大幅增長,2016年世界各國對中國新發起的貿易案總計43起,以美國為例,從美國對我國鋼材產品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抵制后,我國出口美國鋼材占比從10年前12%下降到目前的1%,所以近年來不斷加劇的貿易摩擦也將影響我國鋼材出口。最后從我國出口政策的演變來看,對低附加值鋼材的出口限制意圖明顯,特別是對含硼合金取消出口退稅,一定程度上將減少低合金鋼材出口量。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將成為鋼材出口新增長點
過去兩年,受全球需求萎縮和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低迷等因素影響,我國外貿連續陷入負增長狀態。今年以來,外貿增速明顯反彈,凈出口對GDP的貢獻由負轉正。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2.52萬億元,同比增長15.9%,其中,出口12.41萬億元,同比增長11.7%;進口10.11萬億元,同比增長21.5%。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成為外貿進出口的增長亮點。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對傳統市場進出口全面回升,與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快速增長。我國對歐盟、美國、日本進出口分別增長16.4%、18.7%和14.9%,三者合計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36.8%。同期,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20.1%,高出進出口整體增速3.5個百分點,其中,對東盟進出口增長19.2%,對印度進出口增長25.9%,對俄羅斯、中亞進出口分別增長27.7%和23.6%,成為全球貿易一大亮點。
必和必拓日前發布報告顯示,根據其搜集的2000多個與“一帶一路”相關的項目中篩選出大約400個核心項目,這些項目總投資高達1.3萬億美元,將催生大量對于建材和設備的需求,從而直接或間接地拉動鋼鐵需求,預計可催生多達1.5億噸的鋼鐵需求增量。在我國鋼材出口占比前十國家,人均鋼材消費量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有6個,全部屬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鋼材消費潛力巨大,伴隨中國技術和資金輸出,將直接或間接帶動我國鋼材出口量,成為我國鋼材出口新增長地區。
圖為中國鋼材出口前十國家人均鋼材消費量(單位:千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