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以來,滬鋼一直處于下跌趨勢中,主力1801合約從最高4194元/噸跌至近期的3600元/噸附近,跌幅逾14%。我們認為,在資金面緊張、經濟增速放緩、消費淡季來臨和原材料價格加速下跌的情況下,滬鋼下跌趨勢難以逆轉,逢高做空仍然是近期勝算較高的交易策略。
國內資金面趨緊
從貨幣供應量看,9月M2同比增速僅為9.2%,8月為8.9%,創下30年來的低點。10月30日市場出現“股債雙殺”,國債利率大漲價格暴跌,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也不斷上漲。十年期國債利率從3%上升至3.9%,帶動貸款利率上行,利空大宗商品價格。
根據CME的FedWatch工具,美聯儲12月加息25個基點至1.25%—1.5%區間的概率為97.3%。同期歐洲央行也決定從明年起每月資產購買規模將減半,至300億歐元。十九大報告提出“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未來貨幣大規模放水的概率較低。在國內外貨幣政策從緊的大環境下,國內資金面預計將持續偏緊,利空大宗商品。
需求疲軟或持續到年底
四季度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疊加消費淡季來臨,鋼材需求疲軟或持續到年底。10月31日發布的中國10月官方制造業PMI 降至51.6,處于近三個月低位,預期52,前值52.4。1—9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5%,增速比1—8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9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結果顯示,一線城市房價環比繼續下降,二、三線城市漲幅繼續回落或與上月相同。各地銀行也紛紛收縮房貸業務,預計四季度房地產投資也將放緩。基建、房地產、制造業增速放緩,疊加四季度北方工地停工,在消費低迷、利潤高企的情況下,鋼廠降價促銷將在所難免。
原料價格持續下行
鋼材上游原材料鐵礦石、焦炭下跌趨勢未改,將推動鋼材價格下跌。10月底鋼廠的鐵礦石、焦炭、焦煤原料庫存回升。鐵礦石港口庫存回升至9月以來高點1.31億噸。國內大中型鋼廠焦炭、焦煤庫存天數分別回升至12.5天和14天,均為今年以來高位。隨著鋼廠限產升級,停產檢修高爐增多,鋼廠采購原材料的積極性進一步下降,鐵礦石、焦炭等原材料價格或進一步下降。原材料價格的下跌勢必拖累成材,滬鋼價格進一步下滑的概率較大。
我們認為,四季度是傳統的鋼材消費淡季,北方工地將大規模停工,制造業、基建和房地產投資放緩加劇了鋼材消費低迷程度。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等地的鋼廠減產限產、大規模停產檢修,對鐵礦石、焦炭等原材料的需求將大幅減少。原材料價格下跌會拖累鋼材價格,造成黑色系整體跌勢不止,逢高做空是近期黑色系較好的交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