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出爐,市場后期樂觀:
今日,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出爐。其中,三季度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今年三季度進出口值7.18萬億元,環比今年二季度增長3.5%;9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4%,連續兩個月上升,達到2012年5月份以來的最高點;9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5.4%,比上月上升2.0個百分點,為2014年6月以來的最高點。
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7個百分點。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6.8%,集體企業增 長0.3%,股份制企業增長6.8%,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7.1%。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6%,制造業增長7.3%,電力、熱 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8.4%。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達到97.8%。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同比增長6.6%,比上月加快0.6個百分點。
從國家統計局披露的部分經濟指標來看,三季度中國經濟依然延續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規模以上工業維持較快增長,宏觀經濟形勢的走好或將帶動市場對鋼市預期看好,筆者對后期鋼市仍然保持樂觀態度。
鋼企三季報集體飄紅:
截至10月18日,在申萬行業分類中的31家主要鋼鐵上市公司中,共有21家發布了三季報業績預告,且這21家前三季全部實現盈利,凈利潤同比增幅在100%以下的只有3家。17日晚,南鋼股份發布三季報業績預告稱,今年1-9月凈利潤預計將達20.5億元左右,同比增長8倍(800%)。
10月以來,多家上市鋼企先后發布了盈利大增的業績預告。盡管鋼鐵企業效益改善在業內意料之內,但部分企業的凈利潤同比增幅實在超出預期。首鋼股份14日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前三季預計實現凈利潤17.5億~18.1億,凈利潤同比增幅在(1177%~1221%);凌鋼股份10日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1-9月實現凈利潤預計為9.96億,同比增長71倍(7121%)。
鋼鐵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集體大增,主要受益于去年以來去產能和今年整頓出清地條鋼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在秋冬和采暖季環保限產政策收嚴的情況下,北方尤其是京津冀地區鋼鐵企業將大范圍限產,這將帶來供應層面的偏緊。預計今冬及明春,鋼材價格將得到有力支撐,鋼企的效益將普遍向好。
旺季不旺,環保限產消息不斷:
山東濱州市鋼鐵行業于2017年11月15日至2018年3月15日實施錯峰生產,其中廣富集團、惠民閔鑫山東辰星限產50%,傳洋集團限產40%,西王限產10%,其余鋼鐵企業全部限產50%以上,未按要求執行相關規定的企業一律停產整治,并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從市場反饋信息來看,從國慶期間開始至今,環保限產消息不斷,北方市場尤為嚴重。目前雖時值旺季,但需求卻是淡季。當前環保限產政策升級,市場總體呈現“供需雙弱”的局面。當前市場面臨最大挑戰即為庫存與需求的矛盾,而北方環保停產消息刺激以及鋼廠方面的挺價或能制約價格的松動空間。而且后期市場走勢看,各品種挺價意愿繼續加大,商家對于低價資源采購意愿尚可,市場底部依然強勁。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進入冬季開始,華北區域霧霾侵襲后,限產“隔三岔五來拜訪”,商家炒作積極性難以消減,對于鋼市仍是不容忽視的有力支撐。
綜合來看,短期市場或將維持震蕩盤整局面,漲跌共存;長遠來看市場走勢或將伴隨宏觀經濟走勢運行,長期看漲。可以預見的是,隨著采暖季的到來,10月-11月我國北方鋼鐵產量必將呈現明顯下滑態勢。因為環保停產限產的爆發充滿一切未知性,所以短期價格可能出現大幅波動。短期市場或將維持高位震蕩,商戶可采取低買高賣快進快出的原則,短期市價波動可能較大,建議謹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