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記者從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獲悉,地鐵房山線北延工程進展順利,四座車站中的四環路站已實現主體結構封頂,整條北延線預計將于2019年年底開通。另外,房山線北延在北京地鐵施工中首創降水回灌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采用這種方法,按照兩年工期計算預計可省5910萬方水,相當于至少25個昆明湖的蓄水量。
房山線北延工程全長約5.22公里,全為地下線,預留向北延伸條件。設置樊羊路站、四環路站、首經貿站及豐益橋南站4座車站,其中首經貿站、豐益橋南站為換乘站,平均站間距約1.53公里。
昨日,記者來到了房山線北延工程的豐益橋南站探訪。據了解,建成后,豐益橋南站將與在建的16號線車站呈“T”形換乘。“據勘察,豐益橋南站到終點區間位于潛水含水層中,地下水位在結構底板以上,因此暗挖工程需進行先降水后施工。”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一中心設計管理部史博介紹說,經計算,306口降水井豐水期時每天的抽排量平均約為9萬方,枯水期時每天抽排量平均為6.3萬方,若按抽水時間為兩年計算,總抽水量約為5910萬方,相當于25個昆明湖的蓄水量。
“如果將這么多的水外排,將造成極大的浪費。”史博告訴記者,通過課題研究,項目最終提出了降水回灌法,降水抽出后經管道流向300平方米的沉淀池,沉淀后通過外部管線流到回灌區主管道內,經支管流到回灌井內。這樣的降水回灌工程在北京地鐵施工中尚屬首例。“采用這種施工法,需要滿足一定條件,一旦條件允許,兩年工期內可節省5910萬方的水資源及費用約2.3億元,比得上一個小的地鐵標段總造價了,進行回灌就節約了這筆費用。”
記者了解到,房山線北延工程雖然長度很短,但因為要下穿鐵路和既有地鐵線,且7次過河,施工難度很大。目前,四座車站中施工進度最快的四環路站已實現主體結構封頂,豐益橋南站也計劃于今年年底完成主體結構封頂,整條北延線預計將于2019年年底開通。